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行行出状元的上一句是什么意思 > 第34章(第1页)

第34章(第1页)

好吧!连老天爷都帮她。

贺元觉得自己坚定站在白云身边,打定主意要保住她的项上人头,实在不过是顺天而行罢了……还有,白云长得一点也不普通好吗!她当然不是绝色,却有着一般人所缺少的特殊气质,光是那一双既沉静无波又狡黯非常的杏眼,望之就有说不尽的气韵,冲突又和谐,总之难以形容。相较之下,纯粹只有皮相的丽色,简直是半分吸引力也没有。

「阿元,你身为黑队的教头,等会要不要叫白云收敛点?,」贺明提醒道。

「她不需要收敛。」贺元当然看得出来场上的种种变化。

「怎么不需要?他一个散立,偶尔给太上皇这个头球喂球虽然算合理,但其实喂球的工作当属跷球的事,现在都给他抢了,别人不作弄他才怪。你看,白云一个人给红队七八个人围着,都不见其他人去帮他。一般来说,这时候左竿网与右竿网都该去援手了,但他们丝毫没有挪动的意思,只围护在太上皇身边,真不像话,你要不要把他们换下来?」

「但凡有皇室贵人参赛,一队十法规人里,总会有五六个人自发围护在一旁,他们这些蹴鞠好手,哪个不想更上层楼,哪能不趁此时把握讨好的机会?肃帝朝时那位以蹴鞠得官的前辈,就是他们上进的榜样。」贺元平淡道。

「想要再以蹴鞠得官,简直异想天开。太上皇深受肃帝影响,热爱蹴鞠,也并不认为肃帝封官有错,可因为肃帝那件事,百官盯了他老人家一辈子,让他既不敢给蹴鞠者封官,也不敢太过表现出对蹴鞠的沉迷。如今退位当了太上皇,朝臣对他的约束宽松了,他才能偶尔下场比赛,但也不敢恣意而为。他可不想百年之后,朝臣给他定个『僖』、『乐』之类的諡号。」人一辈子争的就生前身后名,像肃帝那样的,纯粹是金口玉言、覆水难收,只好破罐子破摔强到底了。

「我侄觉得太上皇深以不能给顶尖狱翰手封官为憾——」贺元低语。

声音虽低,贺明却是听着了,点头低语道:

「皇室热爱蹴鞠是家传天性。太祖出身军户,在十七岁时便已踢遍军中无敌手,成为蹴鞠第一人,军中声望一时无两,更是号召了无数追随者。若不是遭逢乱世,咱们太祖在历史上留的名声恐怕就是史上第一位因蹴鞠而封官进爵的奇葩了。所以单以蹴鞠成就给个官位闲差,对皇室来说,还真没什么,只是朝臣罗嗦,为了耳根清静,只能打消这个念头。这也是每年的蹴鞠大赛赏金愈来愈丰厚的原因了。不能给官,就给财货。」说到这里,贺明问贺元:「阿元,你既然认为白云有考中进士的能力,又何必让他在蹴鞠场出锋头?与其叫他来这儿浪费时间,还不如回家多温习几本书。」

贺元目光仍然瞬也不瞬地看着白云,轻道:

「能不能考出好成绩,不在于这几日的冲刺奋发,在于她之前十年苦读的累积。眼下,能博得……好感,才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好感?你指的是什么?」贺明没听清楚,连忙问。

「没。」贺元摇摇头,转而看向鞠场正大门方向,说道:「咦!皇上也过来了。他身后那个面生的人是谁?」遥遥行了个恭礼,低声问。

贺明连忙也恭身为礼,之后才抬眼看过去认人。皇帝看来刚下朝,换了一身常服,来到鞠场后便领着身后几名武将打扮的人上楼进了观球厢房,随手做出一个平身礼,让所有发现他到来的人不用多礼。

「跟在皇上身后的有:神武大将军季诚、怀化大将军林豪……」一连说了四个将军名字之后,盯着那个走在最后面的年轻男子,实在认不出来,不觉疑惑道:「没道理啊,我朝的大将军我都知道的,这人头上戴着将军的弁冠,衣饰上绣着猛虎,应是个三品大将军,可我怎么就没有印象?」这教他这个以京城百晓生自诩的人情何以堪!

「春明?」贺元心中倒是对那人有着隐隐的猜测,将安静立于身后的小厮招上前来。

贺元有六个心腹小厮,人人各司其职,而春明主要的工作,就是领着一群手下打探蒐集各式各样重要或不重要的消息,做成庞大的资料库随时备用。

「二爷,那位是两年前刚袭爵的昭勇侯赵思隐,因驱逐海盗有功受封为三品威海大将军,之后被派至极北之地镇守,每两年回京述职一次,十年内职务不会调动。」春明简单说明那人身分来历。

果然是他。贺元点点头,唇角抿着一抹意味不明的浅笑,摆摆手,让春明退下去。

一旁的贺明听到春明的报告后,惊讶地低叫出来:

「他就是赵思隐?国朝两百一十八年以来,第一个袭爵的庶子?那个两年前闹得朝野沸沸扬扬的庶子!」

「可不就是那个庶子吗。」

「原来是庶子,难怪我不认得他。话说,就算袭了爵,他也没法打进勳贵圈,还被远远发配到极北之地,实在不合算;若他肯老实当个本分的庶子,如今还能在京里享福呢。」

大雍朝嫡庶分明,就连皇室也是以嫡为正统,在皇后有子的情况下,皇位绝对没有其他庶子什么事,若是无嫡子而让庶子登上大统,那么那位帝王的皇权就会被分割一半给宗室把持,形成共议政治,直到下一任嫡子上位为止。

皇室都如此了,对爵位的承袭与管理自然严苛无比。如果嫡妻无所出,这一家的爵位也就到头了,绝对没有庶子袭爵的道理;可赵思隐偏偏就创造出了大雍朝的第一个例外。

例外这种事,或许情有可原,但实在不应该存在。因为一旦有了先例,往后别人想照着这个特例应用一下,就容易了。那么世人所遵从的规矩法度,也将不再那么凛然不可侵犯。既如此,谁还会将世间准则视为圭臬安分遵守,而不去想着钻营以获取例外,谋得荣华富贵?

简而言之,当一个庶子被允许袭爵后,其他千千万万的庶子也就有了上进的方向了。乱家之源便由此滋生。

所以,就算昭勇侯府没有嫡子,就算昭勇侯府几代人都阵亡于沙场,连上一代那个只会拿笔的书生侯爵都投笔从戎领兵剿海盗去了、也阵亡了,留下一门孤寡以及满屋子的庶子庶女……勉强说来,是绝嗣了。

其功甚高,其情可悯,若是就这样拿人家无子说事,将爵位给掳了,实在无情凉薄得很;可若是因为怜悯而允许庶子袭爵,可能造成的后果,却是没人愿意看到的。

这也是两年前新皇初登基时,所面临的第一桩考验。

前昭勇侯在海上阵亡了,他没有嫡子。

昭勇侯的庶四子赵思隐在父亲阵亡后,领着一条快船,带着七十名死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潜到海盗的大本营,将岛上的人全屠戮殆尽,随后里应外合,将困扰了东海四十年的海患给一举灭个干净,立下天大的功劳。此子在军事上天纵奇才,治军有手段,对敌够狠辣,丝毫不坠昭勇侯之威名,但……他是个庶子。

庶子不能袭爵,可昭勇侯往上数三代嫡出男丁全把命丢在沙场上,连只会拿笔吟诗作画的那个侯爵都没能在父兄的功劳庇佑里安享天年;而今庶子撑起了昭勇侯的名声,报了父仇,除去了国家大患。班师回朝,你没给封赏也就罢了,劈头就要把人家的爵位收回,这种话,别说新皇说不出口,就连反对庶子袭爵的百官也无法开口。

朝廷上下为此吵吵闹闹个没完,最后做出决议——赵思隐可袭昭勇侯爵位,

但只袭一代,他本身或者下一代将必须非常努力去博取更大的军功,才有可能再获得侯爵爵位继续传承下去的机会。

赵思隐袭爵之后,便被派到北方镇守门户。北地苦寒,但这却也是对昭勇侯而言最好的结果了。毕竟,京城仍然是个嫡庶分明的地方,他一个庶子,实难打进主流贵族圈里。而,身为侯爵又领有大将军的职衔,更加不适合再与庶子圈那些纵情玩乐的纨裤们往来。再说他一个庶子侯爵,上朝时杵在那儿,实在也刺眼得紧,还是打发得远远的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