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几年间,边境一直保持平静,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这一年,南方的一个岛国突然派船队袭击了沿海的几个城镇,劫掠了大量物资,还杀害了不少百姓。楚明轩接到急报后,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兵部尚书建议派大军征讨,而户部尚书则担心战争会影响国家财政。楚明轩沉吟片刻,说道:“不能纵容,但也不能贸然出兵。先派使者去谈判,若对方执意不从,再出兵不迟。”
于是,楚明轩派使者前往岛国,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并道歉。没想到,岛国国王不仅拒绝了所有要求,还扬言要占领中原的沿海地区。
楚明轩勃然大怒,立即下令组建水军,任命经验丰富的老将为统帅,率军征讨岛国。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战斗,水军终于击败了岛国的舰队,收复了被占领的城镇。岛国国王被迫求和,赔偿了所有损失,并向中原称臣纳贡。
这场战争让楚明轩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他下令加强沿海防御,建立水军基地,并在各地选拔有才能的年轻人加入水军。
几年后,中原的海防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再没有国家敢轻易侵犯。
在国内治理方面,楚明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重视教育,在全国各地兴办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他还下令修订法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使司法更加公正。
楚明轩深知,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在于经济和军事,更在于文化和道德。他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在他的影响下,朝廷官员大多清廉自律,社会风气也越来越好。
楚明轩执政第七年,中原迎来罕见的大旱。自入春以来,南方数州滴雨未下,稻田干裂,河床见底,百姓只能四处寻水,不少村落甚至出现了逃荒的流民。
急报接连送进皇宫,楚明轩连夜召集大臣议事。户部尚书面色凝重地奏报:“陛下,南方粮仓存粮仅够支撑三月,若再无雨水,恐生民变。”工部尚书也附和道:“臣已派工匠前往挖井修渠,但旱情范围太广,一时难见成效。”
楚明轩手指轻叩御案,沉声道:“传朕旨意,即刻调北方三成存粮运往南方,沿途驿站全力配合,不得延误。另外,命各地官府开放义仓,接纳流民,严禁官吏克扣粮米。”
旨意下达后,楚明轩仍不放心,决定亲自前往南方督战抗旱。临行前,他特意派人去行宫告知楚萧与云泠。不过三日,楚萧的回信便送到了御前,信中只说“民为根本,当亲往”,还附了一张他当年治理旱灾的旧策,标注了关键的引水、囤粮之法。
楚明轩带着旧策启程,一路南下。抵达受灾最严重的湖州时,只见路边随处可见啃着树皮的流民,往日肥沃的稻田如今只剩龟裂的土块。他当即按照楚萧的旧策,先组织士兵开挖引水渠,从百里外的大河引水入田;又让地方官挨家登记流民,按人口分发粮米,同时招募青壮参与修渠,管饭之外还额外发银钱,既解了流民的燃眉之急,也加快了抗旱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