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近日光 > 134 134 低配靖难之役(第2页)

134 134 低配靖难之役(第2页)

这两个大字蹦到了朱棣和朱高煦面前,差点甩到朱高煦脸上。

“咱们大明怎可能没钱,没钱,没钱就印宝钞。”朱高煦就讨厌他哥这扣扣搜搜的样子。

然后朱高煦又叹了一口气,他不说话。

【对于大明的经济,咱之后再说,先说汗王造反的事。】

乐瑶生怕自己顺着的粉丝的话题跑远了,赶紧把话题给扯了回来。

【大将张辅肯定不会造反,他不但不造反,还揭发汉王朱高煦造反的行径。

除了大将张辅外,济南道监察御史李浚也受拉拢,但没和济南指挥史靳荣一般同汉王朱高煦同流合污,而是和大将张辅一样,选择告发汉王朱高煦。

这个在《明史·朱高煦传》中有过记载,“御史李浚以父丧家居,高煦招之,不从,变姓名,间道诣京师上变。1”

这一路御史李浚走的艰辛,躲过了追杀才到了京城。】

也有叛贼告密,汉王朱高煦越听越觉的自己就是当年的父皇第二,同样被人告密,历史是何其的相似。

【确定了汉王朱高煦造反的情报,张辅请求带兵,直接去捉拿汉王朱高煦这个反贼,但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去平定这场造反。

朱瞻基可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朱允炆,他当年可是和朱棣御驾亲征过。】

朱高煦听到后一脸不屑,他的御驾亲征怎么能和自己当年战场杀敌相提并论,自己当年的英勇决定不比他爹朱棣差。

【按理说,论打仗汉王朱高煦决对能排的上名次,靖难之役他可是有赫赫战功。

但是打仗却不是一个人的事,除了将领还得有兵,除了有兵还得有士气。

当年明太宗朱棣之所以能以少胜多,除了他的大将之才外,与他手下人对朱棣的誓死效忠以及百姓对朱棣的拥护也是有重大关系的。

而且当年朱棣造反可是出师有名,朱允炆刚登基就改了先帝之政,如此让“清君侧”名正言顺。】

【咱们再反观一下朱高煦这边有什么优势。

首先,名不正,出师无名。

朱瞻基是正八经的太子上位,且之前还是朱棣指定的皇太孙,由他坐皇位正的不能在正。

而且朱瞻基对他那些藩王都挺不错,尤其对朱高煦这个叔叔,要在他登基之前半路伏击杀了他的叔叔,不但没惩罚,还赏赐。

朱瞻基也没有乱改他爹的政策,继续与民为利,休养生息。】

朱元璋听到他儿子朱棣的好圣孙,不由点点头,“这孩子不错。”

朱棣听此,更加坚定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凭着这样的好圣孙,朱高炽就必须当太子。

父凭子贵的朱高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