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不是吧君子也防免费阅读 > 第565章 先婚后爱痴鼎剑湖中落月留哑女(第2页)

第565章 先婚后爱痴鼎剑湖中落月留哑女(第2页)

欧阳戎走之前,瞥了眼她身下的那篇真迹诗稿。

执剑人亲手写就的剑诀,都是蕴含有剑诀真意的,有剑主自己的一份理解。

对于后续执剑人的帮助很大,不亚于亲自传授。

类似当初净土地宫的壁画墙上,衷马大师利用未知鼎剑铭刻的《归去来兮辞》寒士剑诀。

欧阳戎当时能那么快的领悟这篇寒士剑诀,除了提前倒背如流外,还要归功于衷马大师字里行间留在墙壁上的鼎剑真意。

否则光是会背,不去刻意琢磨,同样无法领悟剑诀。就像欧阳戎送给离裹儿做生辰礼的那篇《归去来兮辞》一样,欧阳戎写它的时候,还没成为执剑人,它自然只是一篇普通诗稿。

而现在这份《题菊花》诗稿不一样,蕴含匠作真意,虽然半缺,不太完整。

对了,上面还有他的文气,妙思也说很喜欢它,说是有上品文气,甚是少见,现在小丫头甚至睡觉都抱着它爱不释手。

这样一個暂时见不得光的东西,欧阳戎脑海里的第一想法,并不是把它毁去。

默默留藏起来。

用那天小师妹听完后挽住他胳膊大步往前走时说的话。

大师兄有大胸怀大格局大气魄……虽然欧阳戎依旧坚持觉得是小师妹的胸怀更大一点。

但这更像是……某种执剑人之间的默契传承吧。

当年,衷马大师困守地宫,画地为牢,死之前唯一想做的事,就是留下《寒士剑诀》。

或许那时在呛鼻窒息的浓浓黑烟中,枯坐莲台的他,脑海里只是想将剑诀留给后世在废墟中重建东林寺的晚辈们,为宗门留下一份香火传承。

但是,却也实打实的救了几十年后误入地宫的欧阳戎一命,并且在最关键的时刻,帮他逆天改命。

再往前看,三百年前,寒士的传奇执剑人陶渊明,在龙城仅做了八十一天县令,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而去,归隐山林前,特意将寒士剑诀送给了时任东林寺主持的高僧好友。

出世之人,却操入世之心,是无心还是有意,暂且不谈。

但东林寺一脉的剑诀传承由此开始。

俱往矣。

今朝,欧阳戎的态度亦如是。

理清脉络,他方才意识到了一点。

传奇执剑人之所以是传奇执剑人,并不是因为他为鼎剑创立了剑诀,而是因为……

他留下了剑诀。

没错,是留下。

青史上绝对存在过惊才艳艳,创造了剑诀,却又私藏至死的自私执剑人。

但是青史并不会记住他的名字。

哪怕暂时留名了,后世执剑人眼里,他也已经与无名无异了,道之不存。

因为一口鼎剑的传奇执剑人,并不是只能一个。只要鼎剑还在,总会诞生其它惊才艳艳后辈,总结出新剑诀。

但这终究是一件难的事,不得已而为之,类似于劈山开路的领头羊,必须得有人持斧开路,大步往前走,你若停步不前、或者霸占此路,自会有人越过你,开辟新路,引领后人。

而若是,有那么一篇剑诀留下,开辟了执剑人绝脉的高度,将绝脉尽头往后推延了一段,后世执剑人自然会循着你开辟的道路往前进,站在你的肩膀上,而不是另辟蹊径。

到这时,你才是一位真正的传奇执剑人,名字成为后世执剑人们皆知的存在。

就像现在,欧阳戎去寻找陶渊明留下的事物痕迹一样。

这某种程度上,是执剑人神话绝脉真正的传承方式。

也得益于执剑人人数极少,理论上,同一时代只能同时存在九位,每一代执剑人的出世间隔跨度长,相互之间的竞争烈度极低,默契合作远比自私独享带来的收益要多。

鼎争的缘故,一家一姓,甚至一宗一朝,都无法长久的垄断神话鼎剑与执剑人绝脉。

鼎剑通灵,站在它们的角度,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凡人皆是贪慕它们的神话之威,遇到的大多是野心家们,一味的借用索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