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内。
用完早膳后,一行人出发前往山神庙。
村长和村民在前边带路,旁边是和他们相谈甚欢的黄遗芳,以及处处不甘示弱的隋鸣远。
在他们的交谈中可以得知,这座山神庙是几十年前建的,原身只是一座废弃的野庙,住着一个野道士。
那人自称为道士,却穿着一身破烂的袍子,满脸络腮胡,乱糟糟的头发上全是虱子。
借着三清道祖的名头在村里骗吃骗喝,起初还有人被他拙劣的戏法欺骗,后来犯了众怒,被骗的村民就联合起来,把他赶到了山上。
本以为这人会被大虫吃掉,谁知道,这野道士竟然命大活了下来,还找了个废弃的野庙当栖身之所。
没人知道这个野庙是哪来的,只有村里头几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偶尔晒太阳的时候会嘀嘀咕咕几句,道是小时候,老人提过,山上住着个大仙。
那道士住进来不到三年,便时来运转,先是捡了个疑似失忆的貌美姑娘,还了俗,娶了媳妇。
再是在庙后边挖出来一箱银元宝,大张旗鼓地在村里买了地和田,盖了房。
没多久,媳妇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野道士高兴不已,一次喝醉吹牛,把自己转运的原因给说漏了嘴。
原来他刚进山的第一天,就被一头大虫给当成了盘中餐。他被追得屁滚尿流,慌忙中逃进了这处野庙,借着庙里的遮挡物对付大虫,结果不小心跌了一跤,正巧撞在了野神像上。眼看就要被大虫吃掉,神像中的大仙却突然显灵,救下了他。
据野道士回忆,大仙之所以显灵,是因为感受到了他强烈的求生欲望。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见他惨死于此地。
但当他对大仙又跪又拜,想求大仙再显灵一次时,却发现神像无论如何也不再应答他的话了。
野道士颇有些小聪明在身上,忆起之前大仙说不忍他惨死,猜想这位大仙应该是个心软的主,便装作虔诚的模样,日日供奉神像,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省出贡品来上供。
三年如一日的诚恳,终于打动了大仙。
满足了他还俗娶个漂亮媳妇,盖大房子,生个大胖小子做富家翁的愿望。
野道士把这事儿说漏嘴的第二天,酒友们就扛着锄头和簸箕上了山,找到了他原先住着的那处野庙。
之后各种修葺重建不提,没多久,野庙就被唤回了山神庙,开始享受村民们祭祀供奉的香火。
近些年来,山神庙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灵了,去的人也逐渐变少。死去的人里头,那个八岁吞玉而亡的孩子还是打娘胎里去了一回,生下来后就再没去过了。
傅长宁跟着队伍最后边,听着这个略显平凡的收尾,抬头,果不其然见有人在问:“那那个野道士呢,他还在供奉那位大仙吗?”
村长摇头:“早没了。”
村长身边站着他儿子,三十来岁的年纪,怀里抱着个怯生生的小女儿。再旁边,是一个熟悉山中地形的猎户,和那个吞玉而亡的八岁孩子的爹。
闻言,那个八岁孩子的爹抢道:“他肯供奉才有鬼了,他老婆儿子都死得惨烈,人疯疯癫癫几十年了都。”
这个中年男人的话语中带着强烈的恨意。
“依我看,什么狗屁大仙,就是个山野精怪,可恨竟叫这么个鬼东西,勾走了我儿子的命!”
村民们也不是个傻的,见仙师提出要去山神庙,心中自然有所猜测。其中最可信的说法就是,那野庙里供奉的不是大仙,而是个专害人的精怪,仙师们是赶过去除妖的。
痛失爱子的中年男人,仇恨自然而然转移到了庙中神像身上。
一人语气比较直白,不解问道:“瞧您这样,也不像多信这大仙的样子,早知如此,当初为何还要去拜山神?”
不去不就没这档子事儿了?
中年男人一下哑了火。
村长脸色有些尴尬,替他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