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初唐砥砺前行起点中文网手机端 > 第403章 流言蜚语(第2页)

第403章 流言蜚语(第2页)

仅一新罗,翻不起风浪,但再加一高句丽,彼此联合起来,与唐廷是一大危害。

高句丽必灭,不许以藩属国的形式出现。

待其中一方,生机全无,自会放下身段乞降。

届时,覆灭高句丽时机,到来。

只是两个月,李治果然收到了高句丽的求援。

求援的是渊男生。

渊男生的能力在渊男建、渊男产身上不假,奈何他手上没钱,库里无粮。他所掌控的疆域位于辽东附近,那里让唐军袭扰的几乎成了不毛之地,除了有坚固的山城,经济环境差不多退至石器时代。

渊男建、渊男产再不济也拥有高句丽最富饶的两大产粮地,内部资源可以循环。

双方交战了十数次,尽管渊男生靠着才能,胜多输少,但面对渊男建、渊男产源源不断的支援,最终以失败告终,退守据点。

渊男生所掌控的据点城池都是防止唐军进攻所建,守备森严,其中不乏昔年让李世民望而却步的安市城。

渊男建、渊男产拿这些城池也没有办法,双方再度陷入僵持。

本就缺乏经济,又吃了败仗。

渊男生只能选择求助唐廷,希望大唐能够出兵,协助他夺回高句丽的掌控,并且保证高句丽世世代代成为唐王朝的附属国。

其实就算陈青兕不提一嘴,李治也不会同意这个要求的。

高句丽可是他心中最想覆灭的国家,怎么样也不会愚蠢到在这种时机下,还给高句丽机会。

李治这一次压根就没有理会渊男生派来的使者,别说亲自见面,就连礼部的高阶官员都不给安排,只是出于大国雅量,给安排了驿馆,吃住无忧。

不过得知高句丽真就安排使者求援,李治也忍不住说了一句:“孔明、景略不外如是。”

洛阳,白马寺。

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正在寺内游玩。

一行人驻足于白马寺的白马面前,评头论足。

博学的少年,述说着白马寺的历史。

“这白马寺可不是一般佛寺,乃佛教东传后,第一座官办佛寺,也是我汉传佛教的释源和祖庭。我们所见景象,不及昔年豪华万一。只是经过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洛阳惨遭焚毁,白马寺也难以幸免。前朝文帝杨坚信佛,地方官员作了一定修缮,才有我等眼前之景。每年浴佛节,都有四面八方的佛家信徒来此参拜。其中不乏他国僧侣……”

少年叫李思冲,父亲是李敬玄,官拜右肃机、检校太子右中护。

作为赵郡李氏南祖房的翘楚,门第清华,才学亦是渊博。

对于白马寺的历史可谓信手拈来。

与之同行的多是官家子弟,有太常伯之子窦怀贞,将作大匠刘审礼之子刘易从,监察御史张仁祎之子张若思等。

因陈青兕的关系,李治并没有下达禁婚诏,没有给五姓七望特地邀名的机会,远不如后世那般遥不可及。但依旧为世人吹捧,不少人都拍手叫好。

一行人入得寺中,拜会了寺中高僧,在齐云塔院放生池旁入座赏景。

随着盛唐体的流传,吟诗作乐已经是一种时尚。

相比之前的宫体诗,盛唐体的简单通俗,已经随着陈青兕的成就而得到了天下所有文人的认可。

即便在宫体诗最盛行的东西京亦是如此,盛唐体以简约随意的风格,成功获得了大批士人的喜爱。相聚时,畅谈国事,吟诗作对,早已成为风气。

但盛唐体学之简单,精通却是极难。

真正能够传诵的佳作却是不多,且多出于骆宾王、王勃、杨炯等人之手。

几人显然也没有那个灵感,作出值得称道的诗句,相互吹捧了几句。

窦怀贞感叹道:“陈先生此去百济,令我中原文坛,大失颜色。也不知陈先生远在百济,是否有佳作问世。”

窦怀贞是众所周知的“陈粉”,每到谈论诗文的时候,都会感慨几句,众人早已习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