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医汉春溪笛晓 千千 > 35 第 35 章母 为母刚柔(第3页)

35 第 35 章母 为母刚柔(第3页)

这位士大夫的前半生就是这么精彩纷呈走过来的,本来他觉得经历过士林这么多年的洗礼,纵使真有一天大难临头也能从容应对。

结果这病才来没几个月他就撑不住了,苦苦求着华佗给他治病。

可见不管觉得自己意志力多么强大,最好就是不生病。

华佗此前已经给他诊断过了,准备给这位士大夫开腹解决病灶。

其实华佗也很有医德得告诉过这位患者,表示这病灶不致命,不切也行,反正你也只剩下十年寿命了。我就算给你切了,你也是十年就死,何必受这破腹之苦?

只要忍着这种痛区区十年就好!

患者:?????

患者坚持要华佗帮自己取病灶。

这就是汉代医家常下达的“死亡通知书”了。不是华佗特立独行,而是《黄帝内经》也是这样写的,据传厉害的医家能够通过诊问估量出患者的病大概啥时候要人命。

只是有的医家说话比较委婉,有的医家说话比较实诚而已。比如爱说大实话的华佗经常这么告诉患者家属:准备后事吧,就这三天五天十天的事了。

有时候心情好,华佗还会把死前的症状详细描述给患者家属听。

可见华佗生前没被追着打实在不容易。

华佗简略地把患者情况跟霍善讲了。

这种治法非常伤身,一般华佗是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来使用的,若非患者自身有强烈的破腹意愿,他基本不会给人动刀子。

霍善震惊不已。

居然还能把人肚子剖开吗!

华佗道:“取病灶可以这么取,取孩子自然也可以,只是创口可能更大,恢复起来可能更麻烦。若非摸出胎位不正、难产可能极大,这法子绝不能随便用。”

他问霍善能不能跟。

不能的话只要自己出去玩就好。

霍善本来有点害怕,可想到自己早逝的阿娘忽地又不怕了。听华佗说,就算是想以后让他来操刀,也得他全程跟诊一次才能获得这方面的权限。

能多学点当然得多学点。

要是以后他身边有重要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呢!

霍善勇敢地说道:“我不怕!”

得了霍善这个答复,华佗心中欣慰。

他的两个徒弟都没学到他这方面的临床技巧,听李时珍说到后来这方面的技艺已经近乎失传,只有少数医家还敢动刀子,但他们会的大多也只是割疮缝合之类的寻常外科手段而已。

与李时珍同期的医家之中倒是有个不错的后生,名为王肯堂。

王肯堂是个读书人,还中了进士当了官,他曾因为母亲生病而开始研究医理,后来学有所成、内外兼精,他不仅会治病,还会归纳总结,曾经详细记录了头面唇口损伤的缝合之法,称得上是明代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了。

只是破腹这种大手术,李时珍同样没亲眼见过。

这会儿拇指大小的三个小老头儿站在霍善肩膀上,齐齐探头看向患者露出来的肚皮。

华佗马上就要把它切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