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相宝2秘物563 > 第1087章 开出天价(第1页)

第1087章 开出天价(第1页)

因福伯是明玉宗弟子之故,卢灿对墨门的传承,了解颇多。

战国末期,墨家三分,相里氏之墨归秦国,史称“秦墨”,相夫氏之墨赴齐,人称“齐墨”,邓陵氏之墨南迁楚国,史记为“楚墨”。

至此,墨家不仅要面临沉重的外部压力,更可怕的是内斗严重。

尤其是在第二代墨门巨子相里勤去世之后,继任的秦墨巨子“腹醇”(黄享组合,打不出来)手段极其狠辣。他不仅联合法家,为秦国的军械统一化、军制改革、攻城要略等方面出谋划策,对齐墨和楚墨等墨门弟子严厉打压,排除异己,致使这两家墨门弟子只能偏安一隅苟延残喘。

随着秦国逐渐强大,最终一统六国,秦墨遂即遭遇法家李斯一派的疯狂打压。

又因为秦墨自身所倡导的思想与秦国当时的国情并不契合,所以秦国君对于这一现象睁一眼闭一眼,最终导致秦墨同样衰败。

秦汉之交,楚墨出了个大才黄靖庭,北上咸阳,意欲重整墨门,但最终却因乱世纷扰,无疾而终。但他还是做了一件事,将弟子分为‘外放灵子’和‘内传灵子’两种——外放灵子,弟子不问内务,对外宣传墨家思想,俗称法宗;内传灵子,不问世事,专心钻研墨家学问,俗称术宗。

由此,秦汉之交的墨家,又分为两大主要派系:法宗和术宗,法宗为主,术宗为辅。

墨门术宗,以术求生;墨门法宗,以术求胜。

两者截然不同。

法宗一心想要重回朝堂,重振墨家思想,为此,他们不惜支持唐末浙东裘甫起义、宋代王小波起义,唐宋以来活跃在南方的白莲教,也有着他们的身影。

一直到元人南侵,术宗宗主,南宋藩王后裔赵友钦舍弃墨家名号,另立“明玉宗”,挂在全真道统门下。南宋至元初,赵友钦弟子陈致虚,更是成为全真北宗领袖级人物,道号“上阳子”。

赵友钦、陈致虚卢灿都知道,可没听说过刘克庄与墨门有牵扯。

回头给福伯去个电话,兴许,老爷子会对这一发现感兴趣。

卢灿的手指夹着折页,缓缓翻动。

《北斗经》全文不长,只有两千二百多字,分为两部分:其一为正文,大约一千八百字;其二为“案”,也就是注释备注的文字,大约四百来字。

全文为手写,工整古朴的小篆,落款为“岩夫民伯”。

此人为北宋初年的著名书法家,姓李名建中,自号“岩夫民伯”,曾任太常博士、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职,故而被人称“李西台”。

这份《北斗经》应该是李建中任职太常博士时期,为玉局观所撰写的“典本”——太常博士归属于礼部,而礼部统管的范围好涵盖各类宗教。

玉局观是宋代有名的道观,请一位太常博士写典本,合情合理。

李西台精于草、隶、篆籀、八分,书风秀雅丰腴,时称“国初第一”。

据卢灿所知,他的存世作品极少,京师故宫中有一件《贵宅帖》;另有《土母帖》藏于台北故宫,被誉为“十大行书”之一。只此两件,再无第三件流出。

这两件藏品,被两家故宫当成宝贝,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交流。

没成想,竟然在蒲华成家又遇到一件!

卢灿当然心动,只是……这东西在蒲家传承将近六百年,该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让蒲华成愿意出手?

手指压在经折最后的封皮,卢灿沉思许久,耳边传来蒲华成的笑声——“卢老板,这件东西可还入眼?”

这件物品已经不是入眼,卢灿回身笑笑,赞道,“至宝!”

遂即,他向蒲华成摆摆手,两人往旁边靠了靠,让开位置,让心急如焚的柯嘉逊上手。卢灿一边摘手套,一边寻思该如何劝说对方将这件东西转让给自己。

想来想去,找不到合适的由头,索性直接问吧……

将手套撂在会议桌上,卢灿侧身半靠在旁边,笑眯眯问道,“蒲老,这本《北斗经》……”

蒲华成猜到卢灿想说什么,没等对方说完,微笑摇头,“卢老板,您该不会让我在蒲家宗祠里,违背蒲家列祖列宗的意愿吧?您还是别提了!”

一句话将卢灿的话堵死。

卢灿尴尬地搓了搓手,不死心,又笑问,“您……不打算听听我的条件?”

“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您家卢氏是高门大户,应该理解我的难处!”蒲华成稍稍迟疑了一下,旋即再度微笑摇头,语气依然坚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