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红楼庶长子长孙 > 第 2 章(第1页)

第 2 章(第1页)

过是说了你一句,这后边却是有十句等着我呢,总归都是你的道理。”

姐弟二人正说笑,宋氏便从里间出来了,妇人身着紫色百蝶穿花洋绉裙,系豆绿色宫绦,下坠锦鲤双鱼佩,外罩湘妃色大袖衫,头戴金丝琉璃簪,有翠玉珠子饰于额前,随着步履轻微晃动,显得端庄又俏丽。

宋氏臂弯里抱了个约莫三四岁的孩子,小孩子生得白白净净,玉雪可爱,许是刚起,正拿小拳头揉着眼睛,迷迷糊糊的样子。

姐弟二人上前行礼:“儿请母亲安。”宋氏还未来得及叫起,怀里的小娃娃听见了声,扭身喊道:“哥哥,哥哥抱抱。”明煦笑了笑上前把小孩儿接过来。

他自己身量尚小,又抱了个分量不轻的孩子,瞧着挺唬人,宋氏忙让他坐下:“这个小磨人精,真是让人一刻不得闲。”

这边明睐复坐下来,接话道:“好你个照哥儿,真是个小白眼狼,姐姐整日的抱你,与你玩儿,竟只瞅得见哥哥么?”那孩子也机灵,听了姐姐的话,在明煦怀里朝着明睐伸手:“抱,姐姐抱。”

看他小小年纪挺会讨巧,明睐抿嘴一笑,转过身去:“小鬼头,偏不抱你。”

照哥儿却以为姐姐真生他起了,小脸上满是不知所措,扭头去看母亲,抿抿嘴作势便要哭。宋氏忙把他接在怀里哄:“诶呦我儿,莫哭莫哭,姐姐是逗你玩儿呢。”一边安抚小儿子,一边对女儿说,“睐姐儿你也是,他还小,懂得什么呢,大早上的平白来闹他。”

明睐来到母亲身后,轻拍幼弟的背,温言细语:“照哥儿乖,姐姐同你玩呢,我们的小男子汉可不许哭。”明睐拿平日明煦的话哄他,好容易才安抚住了这个小祖宗。

宋氏见他安稳了,遂将他递给侍立在旁奶娘,拂了拂衣衫,看向下首的长子:“你祖父此次归乡,有意将你带到江南读书,你许是已经知道了?”

※※※※※※※※※※※※※※※※※※※※

关于文人封武侯,祖父明榭的设定是人生赢家,所以是个比较niubility的私设。

行程伊始

“此事祖父早些日子已向儿子提起过,让儿子早做准备。”明煦回道。

宋氏叹息:“这事儿你父亲早先也与我说过,我本以为还早呢,这朝上朝下的,桩桩件件的都是事儿,怎么也要等一段日子,却不成想竟这般紧急,你父亲昨日说这几日上边就会下来消息,届时就要准备了。”

见宋氏情绪不好,明煦忙起身劝道:“母亲,我只是回祖籍地参加乡试罢了,读书人都有这一遭的,母亲快不必烦忧。”朝堂上的事谁说的准呢,慢的一件芝麻绿豆也能拖延数月半年,快的能快到令人咋舌,触不及防。

明睐亦在旁边劝:“母亲,祖父回乡祭祖,煦哥儿替父亲承欢膝下,是得祖父看中呢,说起来,煦哥儿打出世以来怕是还没有回乡拜过祖先呢,便是我想去,还不得去呢。”

宋氏听完揽住一双儿女:“我又如何不知你们祖父乃当世大才,煦儿能得他亲自教导亦是福分,只不过读书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呢,我的儿打出生起从没离过我的身,这次一走,却是长久不得见了,我这哪里放心呢。”

姐弟俩见状又是一番安抚不提,眼看要到了饭点,宋氏跟前的丫鬟芭蕉上前提醒:“太太,食时将过了,可要传膳?”

宋氏一听,忙对明煦说:“看我,这又是耽误你了,快,你快去你祖母那里,可别让她又等你。”明家子嗣单薄,明煦又得老夫人宠爱,早饭通常都是在主院尚清园用的。

明煦起身:“母亲莫急,尚还来得及,母亲传饭吧,我便过去了。”明煦说罢对明睐点了下头,行礼离去。出了堂屋,听见长姐与母亲说起些许琐事并幼弟的童言稚语。

老夫人孙氏并不老,三十些许的年纪,只年长了宋氏几岁,孙氏非定远侯原配,亦非明溯生身母亲,嫁入侯府二十载亦无亲子,对儿子儿媳皆是淡淡,对长孙明煦却很是喜欢。

明煦也很喜欢这位祖母,大气,优雅,从容,慈悲,在明煦看来,祖母身上有一种与作为大临偶像的祖父相同的气质,自在风流。果然优秀的人会相互吸引的么。

明煦到的时候,祖母孙氏正在洗漱,她无疑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不会像寻常妇人那样在乎所谓的规矩体统,明煦甚至怀疑若不是自己每天要来这里用早饭,祖母会直接睡到日上三竿,当然也不排除她让自己每日来这里用膳,就是为了不放任自己赖床。大好时光用来睡觉,岂不浪费。

孙氏没让明煦多等,坐下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已然收拾利索,丫头们也机灵的端饭进来。

“祖母安,今日孙儿来的晚了些,所幸没让祖母等,不然真是罪过罪过。”明煦像模像样的作了个揖。

孙氏笑了;“你个狭促鬼,这是笑你祖母起得晚呢,不妨祖母给你回个礼赔个罪?”

“祖母可饶了我吧,若是让父亲听说孙儿今天在您这儿有所不恭,少不得一顿说教。祖母可别害了我。”明煦哭笑不得。

“你这孩子,这点玩笑都开不得?不过也是,你父亲读书都读迂了。”性情是半点不像他老子,不过孙氏倒没多说什么,只道:“你以后可别学他。”

子不言父,这话明煦不好接,抬眼去看桌上的饭菜,孙氏也不再多言,拿起了筷子。

食不言。

孙氏这里的饮食很是清淡,仅有几碟小菜并一碗白粥。前年定远侯的母亲去世,明榭想要回乡丁忧,圣上夺情。明榭和孙氏身为儿子儿媳,孝是要守满三年的,饭菜自是没什么油水。不过明煦是重孙子,孝期已过,吃ròu无妨。但在祖母这里用早饭,惯常是清淡少油。

今日有些晚,饭毕孙氏怕他上课迟了,没有久留他,照常叮嘱了几句就放了人,倒是没提南下之事。

到了前院书屋,夫子还没来,长安摆放好书籍笔墨,明煦坐下预习今天的功课。《论语》已经学完,今日大概会开始学习《孟子》。《孟子》开篇是梁惠王章,明煦记得前世上中学的时候,课本上有过一段节选,便找到先看了起来。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当年读这一段只觉得是一篇比较简单背诵理解的文言文,不曾深想。如今再读,却已经换了时空,所幸浸淫古文数年,亦有新得。

夫子来的时候,已快要正午。倒不是他偷懒,而是放心明煦,相信他即便老师不在,亦不会耍滑头应付功课,既如此,倒不必时刻盯着。

夫子姓范,是位举人,这个时代,大户人家请的先生大都是秀才功名,范夫子却是个例外。这位范夫子当年科举考了半生,终不第,便也不在强求。在友人的举荐下做了个县丞,奈何不善言辞,不通事故,学不来官场上的那一套,无奈之下辞官。

做了夫子,专门教导朱门之家的小公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无权势在手,每年的束脩却远超做一个小吏的俸禄,虽说君子在世不该只为财,奈何世俗难逃啊。更何况,积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