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无法无天 第501章 > 第71章 摊丁入亩宝钞交税回笼宝钞(第1页)

第71章 摊丁入亩宝钞交税回笼宝钞(第1页)

第71章摊丁入亩,宝钞交税,回笼宝钞

陈寒拍着桌子说道:“对比一下元朝中统钞的发行,就能看得出来。

明朝只是学到了以国家信用为货币发行的背书,而完全将准备金抛在一边。

这就使大明宝钞成为赤裸裸地掠夺民众财富的工具。

所以挽救大明宝钞的第一步就是,遏制朝廷滥发宝钞;第二是准备充足的准备金和机构。

其实说一句不好听的,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禁止金银在民间流通,用大量的宝钞回收了不少的黄金和白银,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拿出来充当大明宝钞的准备金。

第三就是建立强大的宝钞回笼渠道。

之前说过朱元璋不仅是严厉禁止金银,甚至铜钱在市面都一度不能流通,只能使用宝钞,更无奈的是,居然不回收旧钞。

就应该学习元朝,在京城设置【宝钞提举司】、【元宝交钞库】,地方上设置【各路宝钞都提举司】、【平准库】,用于管理宝钞、回收宝钞、兑换金银。

而可惜的是,大明朝廷对宝钞,只负责印,从来不管回收。

仅有的几次回收,发生在洪武十四年、二十六年;永乐、洪熙年,也是杯水车薪。

陈寒一直坚信,以史为鉴。

说不定上头派下来的人有更加大胆的一些想法。”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对视一眼。

另外一点由于人头税的存在,交不起赋税的那些黑户们就只能隐藏行迹,等人头税取消之后,他们才敢回到家乡,到官府去登报,所以人口实现了大爆炸。

这一法令的颁布,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了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因为男孩以后力气大,能多干农活。

不过由于耗费巨大,而且靖难之役的四年大战,把天下祸害够呛,要打仗,钱从哪来,是个棘手问题,最后朱棣只能重走他老子朱元璋的宝钞滥发老路,重新将宝钞当做掠夺天下财富的工具。”

摊丁入亩当中的免去丁银一项是一次重大的赋税改革,这意味着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制度从此取消。

最重的就是人头税和差役徭役,摊丁入亩地之所以促进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在征收田赋之时,分九等,谁家人口多、谁家地多,就要多收钱。

陈寒继续说道:“说回正题,当时夏元吉提出的户口食盐法规定,成年人每月购买一斤盐,要缴纳一贯宝钞,未成年者减半,用这样的宝钞回笼渠道。

此时凌汉也是在瞪着眼睛看着陈寒,等待陈寒说出来。

所以如果在洪武朝时期开始禁止乱发宝钞,说不定还能够挽回一些损失。”

没想到自己现在选的第一任内阁大臣,居然在后面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朱棣上位,跟李世民当年上位处于同样的尴尬境地,所以这两个皇帝做的事也大致相同,那就是拼命地做出业绩来,用过硬的政绩堵住天下人的嘴。

心里都明白,就算陈寒说得有点异想天开,但大明聪明人这么多,具体的操作步骤,还是很容易就能做出来。

所以想要抑制宝钞过多地在民间流通就必须得回笼这些宝钞,用什么办法最好呢?

还是觉得摊丁入亩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陈寒说完这话之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都愣了。

听到陈寒说朱棣重走自己的老路,又说朱棣上位跟李世民一样,朱元璋感慨万千。

心里更是想道:看起来得抓紧时间,还有补救的可能。

您从我这里听完了之后,如果有时间去跟那些人论证,你完全可以拿去,不过我还是得说,我说的并不是正确的,只是抛出观点,相当于抛砖引玉而已,大家都是讨论嘛,都是纸上谈兵。

陈寒有了不是为了考据,就是图一乐的心理后,没有了那么重的心理负担,开始侃侃而谈,“摊丁入亩,就是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将各种杂税征为一条,折合成白银来征收,同时免去了人丁税。

陈寒不知道父子二人在想什么,继续说,“夏元吉当初看到滥发宝钞之后民间流通的宝钞,早已造成了大面积的通货膨胀,宝钞存量太多,使宝钞贬值迅速。

说个题外话,应该说,在洪武年间虽然也滥发宝钞,也贬值了四分之三。

大家之所以讨论历史,之所以喜欢历史,就是想要从历史当中学到很多的经验教训。

这一点其实在永乐时期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已经发现了,大明滥发宝钞而不回收的巨大危害。”

陈寒的话还在继续:“而宣德帝接手的已经是一个经济不宽裕的摊子,为了维持统治,他也只能继续实行他爷爷的政策,以至于宝钞贬值得更加迅速。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听到夏元吉在永乐时期,也就是老四朱棣当皇帝的时候已经官至户部尚书,父子二人都略有些意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