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权宦心头朱砂痣百度txt > 第44章(第1页)

第44章(第1页)

说白了,如果那个卖题目的落第举子真的存在,那也只能是狐狸精一样的人物,才能在考前就如此准确地押中三道题。但是他们是在审案,审案就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结果给天子交代,给赴考的士子交代,给朝廷文武百官交代,给天下交代,总不能给天子上奏,此案涉及鬼神狐怪吧?

案子一审就是三天,三天下来,就连押送试题的侍卫都被问过甚至动了刑,却毫无收获,案件就此僵住了,所有审官都疲惫了,三法司主审官几乎都对案子如何审理不再发表意见,竟是都看着双楚如何处置。

双楚也只是苦笑,案件到这里,已经太清楚了,只是谁都不敢说,题目当然不是没人提前知道,至少,划定三道题目的元狩帝是知道的。题目,是否就是元狩帝自己泄露出去的?如果是他,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场戏,是想要做什么?是将太子楚昀一系官员都一齐拉下水,全部整治掉?

自双楚接旨以来,元狩帝就未就此案给过他一字指示,而偏偏三法司主审官都看着他,以为元狩帝另有交代于他,于是都并无措辞。如今朝野上下尽看着这个案子最后如何处置,元狩帝究竟想做什么?

双楚甚至连安喜都旁敲侧击过了,安喜只是笑道:“这也是陛下看重你,其实审案么,依我看,若是一时拿不定主意,索性拖一拖,拖着拖着兴许案情就明白了,你说呢?”

拖字诀,的确是官僚社会解决事情的灵丹妙药,只是却不是双楚的一贯风格。

第章夜谈

大理寺卿魏武走进衙门口,一眼看到宫里的轿子还在,问旁边守门的衙役道:“傅公公还没回宫?”

守门的衙役笑道:“回去过了又来了,说是想起一件事,要看看卷宗。”又点了点头道:“这位公公挺客气的,每次来都打赏我们喝酒,这几日天天晚上都来看卷宗到深夜,倒和其他内官不大一样。”

魏武笑了声,他今日喝了些酒,这案子他本来也只是隔岸观火,对这位天子跟前的中贵人更是敬而远之,今日倒是对这权宦起了些兴致,乘着酒意,走进了大理寺大堂上,果然看到堂上案边点着灯,傅双楚正端坐在那边,一页一页的看卷宗,灯下看他白天玉一般透白的脸色如今镀上了一层暖光,墨色双瞳极是幽深,双唇仍习惯地紧紧抿着,神情中带着浓浓疲倦之色。

居然不是装模作样?魏武心头讶然,扬声笑道:“傅公公辛苦了。”

双楚抬头看到是魏武,忙起身施礼道:“魏大人。”

魏武笑道:“傅公公可是想到什么线索了?”

双楚微微锁眉摇头道:“并不曾,只是因为接了这差使,宫里的差使暂时免了,如今并无头绪,不如索性看看卷宗,兴许能看出什么。”

魏武意味深长道:“公公得近天颜,平日里又是极得陛下信重的,有公公在,我们只管以公公马首是瞻便好了。”

双楚这几日一味低调谦和,心里其实抑郁难解,原本看这魏武审案之时问话一语中的,能干老练,年方三十出头,却通晓律书,谙于人情世故,如今朝廷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位从下头一步步踏踏实实走上来的大理寺卿,却是个难得做些实事的能吏,其实心里是十分尊重的,只是如今听他忽然如此暗含讽刺的说话,心里怒气一起,那隐藏在平和顺服表象下的桀骜不顺便忽然冒了出来:“大人如此袖手旁观,隔岸观火,便以为能安安稳稳做你的太平官了?”

魏武一怔,看向双楚白日里幽黑平静的一双眼睛,如今居然仿佛燃起了两簇小小的火焰,还是太年轻了?他饶有兴致笑起来:“公公难道认为此案真凶当大白于天下,还真相于朝野?”魏武点了点头,失笑道:“想不到魏某人倒是小看了公公的志气,真正水浅而舟大,佩服佩服。”

双楚看向他洞若观火讥讽揶揄的双眸,不避不闪:“我本以为魏大人与朝廷那等专注于文章辞藻,开口道德、闭口心性,空谈误国的大臣不同,是个实干之人,没想到却也学会了明哲保身,昧于世务,精于权谋,只怕今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魏武仿佛被逗得发笑一般:“这一个天字号的大烂污,不知公公有何法子解开了,下官倒要请教公公了,此一事事涉太子,公公又是肃王之人,我等臣子若是介入太深,岂非有站队之嫌?”

双楚冷笑道:“难道魏大人以为此事袖手旁观,便是忠于陛下,不偏不倚的好臣子了?”

魏武含笑道:“难道不是?”

双楚淡淡道:“我只问大人,此案若是迟迟没有个定论,此事将会如何?”

魏武兴致也起了,坐在了下首太师椅上,微微松开脖子下的袍子扣子道:“此事拖下去,自然对太子殿下名声不利,颜阁老声名狼藉,礼部一应官员最后只能一律问个渎职塞责之罪,革职的革职,流边的流边——之后太子再难担当差使,而相比之下,在外南征北战大有硕果的肃王凯旋而归,累累战绩而回,这难道不是造出此局的人所想看到的吗?公公是肃王身边人,当十分希望能看到这样的结局才对。”他这些日子在这案子上其实付出不小,越看得清楚,心里越是失望,事关几千士子前途三年一次的春闱,十数名考官官途的考试,却被当成砝码,在有心人手里拨弄,成为权力夺储的工具,而三法司与内官会审,更是赤裸裸的对他们这些认真审案人的一种侮辱,他也早就放弃了对这案子真相的追索,冷眼看着这案子最后的走向。

双楚道:“只要什么不做,那就是这样的情形,那么,几位大人,无形中,不也已站队了?”

魏武嗤笑一声:“这也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双楚淡淡道:“容我提醒大人一句,今上自幼不得太后喜爱,便是登基之后,也与太后多有龃龉,为此,今上在两位皇子的抚养上虽有主次却仍存爱子之心,无论谁在储位上,都从未容忍任何人辱及亲子,两位殿下待今上,也是一片孺慕忠诚之心,旁人难以离间。”

魏武一怔,双楚又道:“战场征伐,须臾万变,肃王征战在外,如今捷报连连,而朝廷春闱案发,对太子殿下名声十分不利,列位臣子们都是宦海老手,惯于持盈保泰,人人自以为明哲保身不站队,便为稳稳保权立足官场之不二法门,实亦愚不可及,安知上头,是不是正要借此案观遍百官言行心性?列位大人,遇事只看到其中利害,明哲保身,只做那墙头草等天风浩荡之方向便顺着倒之,焉知在上头眼里,不是将来迫害自己不得势亲子的为奸狼狈?”

魏武一听,忽然悚然而惊,如今肃王羽翼已丰,根深树大,朝廷里略有些经历的老臣,大多看出了元狩帝的栽培之意,然而当今太子,元狩帝果真会放弃吗?那也是他的亲生子!无论哪一位儿子上位,这位帝王恐怕都不愿意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死于权力之争上。这些日子,为了春闱疑案,朝堂喧嚣,几乎每一股势力都席卷其中,有各为其主拼杀的,有落井下石借机倾轧的,更多的是和自己一样,自认为看清了局势,于是冷眼旁观的。然而,若是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儿子并非表面上的无情的时候,他们这些冷眼旁观的,和那些落井下石的,又有何益?

这位年纪轻轻传说是肃王心腹的权宦,居然能跳出肃王的立场,看出了帝王的心思,难道,他也是这场考验中被考验的一环?作为肃王近侍亲信的权宦,是否会在占上风的情况下,将太子殿下赶尽杀绝,落井下石?又或者,这位传说中在藩地深受肃王宠爱的权宦,根本表达的,就是肃王的意思?

他看向双楚,敛了笑容道:“公公想得通透,既如此,公公对此案,可有高见?此案明摆着已无路可走,公公难道能另辟蹊径?”

双楚看他已明白过来,微微苦笑道:“我也是这几日才想明白,此案本就不是要我们判清楚,断明白的,大人断案多年,也当知道,有些案子,我们只需要一个符合大部分人方向利益的结果,并不需要真相,做不出青天郎朗,还不了清白世间,而最可怕的是,这事以后还会做出许多许多,我们不过是在自己大而无当的良心之上,堪堪拉一条底线,让事情尽可能的不会误国误民,伤及无辜罢了。自诩清流的文臣们,孤高清白,谈甚么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一笔在手,大言炎炎,便可永远正确,然则若是要干些实事之人,却不可不委婉曲折,筚路蓝缕,于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