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们这狗血的一家歌词 >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第1页)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第1页)

对于现在的沈家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长媳进门。

老沈家又要添人了!

作为大家长之一的容氏那是浑身都是劲儿,如今还多了九歌和十里帮衬,一整日都忙上忙下不亦乐乎,整个人别说比怀孕的时候,就是比怀孕前都健康不少。

谢砚被安排和沈华一起住在东厢房的南屋,谢七和连顺则一起睡在外间。

谢家姐妹住进了沈清弯西房的南屋,九歌和十里安排在厨房南边西厢房的北屋,就是原来容氏用来做月子的房间,谢家跟来的两个丫头也在西厢房铺了个床位。

反正是睡在炕上,地方大的很,铺上铺盖就能睡。

十四十五三人则在住在三个小孩子的游乐室里,晚上睡觉,白天铺盖一卷往旁边柜子里一塞就完事,方便的很。

一家子住的满满当当,粮食下得有点飞快的同时,人手也多了起来,干什么都只要吆喝一声,多是细心的小姑娘和有力气的大小伙子过来搭手。

谢家姐妹这是第二次过来了,但是上一次真是匆匆吃了一顿饭就走,压根没有好好体会山i野农家的乐趣,这回跟着沈清鸾换了衣服上山下水都玩疯了,大秋天的两人愣是黑了一个色。

看得杨嫂那叫一个糟心哟,晚上调了膏脂给三个疯玩的丫头抹脸。

沈清弯用惯了倒是没啥感觉,谢家姐妹那是惊喜连连∶&ot;感觉凉凉的好舒服啊,比家里的面脂还要好用,一点不腻歪。&ot;

谢家在北渊,虽然风沙没有真正的边关大,但也是很考验人脸皮的,谢家传承几百年,自然在这方面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过谢家的面脂更适合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脸本来就好,抹那些带着油脂的面脂就腻的慌,还不如外出的时候乖乖带上面纱呢。

谢家姐妹说起北渊和边关的风沙,路过的沈华探头进来∶&ot;有这么好用吗?我试试。&ot;然后在谢家姐妹的目瞪口呆中,从杨嫂手里的小盆子挖了一点,先往自己手上抹开,仔细看了看才往脸上抹,还只抹一边,然后对着铜镜仔细比对。

那一副明显老手的样子让谢家姐妹的眼神非常微妙。

&ot;加了鲜花汁自然是可以的,但这就不好放了,只能随调随用。&ot;杨嫂一般都是趁着空闲准备一些,准备好材料,等到要用了就现场调现场用,这是最好的,再不然就是去掉几样容易腐败的,这样调好的成品也可以放上一段时间。

&ot;没事,我试试能不能蒸个花露出来。&ot;沈华好像还记得蒸馏器的样子,不但能蒸花露还能提纯酒精。

&ot;花露也放不了几天的。&ot;花露在这个时代也是有的,只不过制作方式比较粗糙,所以纯度很低,也很容易腐败。

&ot;没事我想想办法。&ot;沈华先回了自己的屋子,拿出纸笔把蒸馏器的结构形状画出来,在另外一边的谢砚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边,一派自然的开口问道∶&ot;二哥,这是什么?做何用途?&ot;

&ot;…沈华手一顿,放下笔拍了拍胸口,差点忘了自己房里还有一个人了,&ot;这是个蒸馏器。&ot;

&ot;蒸馏器?&ot;谢砚微微扬眉,&ot;可是和提纯烈酒的器物相似?&ot;

&ot;差不多,不过这个更好一些。&ot;沈华见过这个时代的烈酒提纯,看得出来已经在现有的生产力下做到最好了,但还是差一点,&ot;也不知道能不能烧出来。&ot;

&ot;二哥不如让我试试?&ot;谢砚看着上头注明最好用琉璃来烧,微笑说道,&ot;不瞒二哥,谢家正好在落霞城里有一个琉璃小作坊。&ot;烧制琉璃这个工艺是太元开国时出现的,如今两百年过去了,制作工艺和手法不知更新了几代,早就不是当初的简陋了。

只是烧制的时候温度材料等不确定性太多,所以产量依然不高,导致价格依旧日较昂贵,普通人

家若是能拥有一件琉璃制品就不错了。

富贵人家也多是制成器物用来装饰,真正日用的并不多,自然更不可能用它来烧制改良工具倒是很多有钱财的人家会特意在窗户上镶上一块玻璃,特别是像书房这种地方。

&ot;行,给你。&ot;沈华没有丝毫犹豫把图纸推了过去,&ot;要是烧成了,再给我添上几个琉璃罐子,我用来放面脂。&ot;

谢砚心思一动∶&ot;二哥是要给苏……二嫂送面脂?&ot;谢砚发现自己在称呼方面已经完全被沈家兄妹带偏了,正确的说是被沈华和沈清弯带偏了。

&ot;对啊,听你俩妹妹说那地儿风沙可大了,我家小梅花的脸皮本来就不怎么白嫩,再在这种环境里,那可太难了,不得赶紧保护起来?&ot;沈华并不觉得谢砚叫苏梅香二嫂有哪里不对,很自然的点头回应。

>>

&ot;二哥说得有理。&ot;谢砚点点头,心里琢磨着给三姑娘烧几个放零食的琉璃罐子,她应该会喜欢的吧。

另一边正好过来的沈风听到了;&ot;若是方便,我想定两个琉璃大罐子,可以用来放钱的那种。&ot;

谢砚除了点头也没有别的选项。

家里收拾的差不多的沈家收到越城的准确消息,童家的嫁妆已经上路了,估摸着初六初十七能到落霞城,等到初八正式进沈家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