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笔趣阁 > 第 74 章 五福晋74(第2页)

第 74 章 五福晋74(第2页)

饭后,安清也没着急走,而是陪着太后聊了会天,顺便喝了杯消食茶。

别说,这曹家的厨子手艺还真不赖,饭菜的口味很是不错,她一不小心就吃撑了,好在这里也没旁人,不然可就给皇家丢脸了啊。

太后看着安清的样子,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安清抬头望去,见一小太监正走进来。

咦~这小太监好生面熟啊,若是她没记错,这应该是康熙身边的人吧。

“奴才给太后和五福晋请安。”那小太监利索地跪地打了千。

太后轻抬了抬手,示意他免礼,“皇帝让你来所为何事?”

那小太监忙回道:“回太后,皇上写了首诗,说是要献给太后,特让奴才给您送过来。”

安清本来也

没太在意,听完缺直接懵了,虽然知道康熙非常喜欢写诗,这一路上也没少在各地留下他的佳作,但这好好的,他给太后写诗做什么呀?

很显然,懵的不止是安清,太后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在那小太监离开后,她便让乌兰嬷嬷派人去前院打听了。

“来,你替哀家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太后从小太监送来那锦盒中拿出了康熙写的那首诗,递到了安清面前。

安清先是怔了下,随即才突然反应过来,对啊,太后可是个连汉语都说不了几l句的老太太,这诗自是看不懂的。

所以啊,康熙此举才显得更加莫名奇妙。

她接过太后手中的那张纸看了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康熙那手笔走龙蛇的好字,安清忍不住在心底‘啧’了声,先不说诗怎么样,这字确实是写的好啊。

当她把纸上的那首诗看完后,随即便有些为难了起来,她这有限的文化及翻译水平,实在是没办法帮太后把这首诗翻译成蒙语啊。

太后似是也看出了安清的为难之处,笑着说道:“不用翻译,你就告诉哀家是讲什么的就成。”

安清“哦”了一声,心想这简单,“皇玛嬷,这首诗大概意思就是表达儿子对母亲孝顺的。”

太后听完明显愣了下,两人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种啼笑皆非的意味。

康熙这又是整哪出啊,真是帝王心海底针,让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好在乌兰嬷嬷很快就回来了,解答了两人的困惑。

原来康熙在召见孙氏时,两人聊了不少陈年往事,康熙一时之间不免也感怀了起来。

方才在正厅面对众大臣时,他对孙氏的态度,虽说有政治作秀的成分在,但也是有真心的。

康熙对这位曾经的乳母很是想念,他自幼便由孙氏照顾,多年的陪伴之情自是旁人不得比的,所以,待同孙氏聊了会家常后,他便亲自送她回院子。

然后,在孙氏的院子中,康熙恰好看到了庭中萱花盛开,于是便着人拿来御笔亲手题了‘萱瑞堂’这三个字赐给了孙氏。

在古代,萱草是母亲的代称,每当有游子远行时,会在母亲所居住的北堂之前,种植这萱草以供母亲欣赏,也用此萱草表达孝心。

这也表达了康熙对孙氏的感念与情分。

但回去冷静下来后,他转念一想,此时太后可是也在曹家的,于是思索片刻后,他便当场作了这首诗,让人送了过来。

安清:“……”

所以,康熙这是在端水!

她也是惊了,这老康向来爱端水的毛病果然名不虚传,在后宫嫔妃间端,在儿子间端,在前朝大臣间端,这会竟还端到太后跟前了。

安清一时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只能默默感慨一句,端水大师人设屹立不倒啊。

太后则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你皇阿玛做事向来妥帖。”

能时刻不忘端水之事,可不是妥帖嘛。

不过,安清听说此事后,也不由有些诧异,虽孙氏和文氏皆为康熙乳母,但这会一瞧,康熙明显待孙氏更为亲近一些啊。

毕竟,在在苏州的时候,也没见他对李煦的母亲文氏这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