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首飞如果成功了,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如果失败了,那就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然而,戢志东再怎么想,也没有想过会【不得了】到这种程度。
直接载入世界航天灾难的史册。
戢志东接受不了这個失败,更接受不了,昨天还在一起说【打完这颗星,就可以回家过年了】的同事,就这么离开人世。
这里面还有为【长三乙】设计飞行弹道的高级工程师……
梁天陪着戢志东在已经被炸成废墟的协作楼前面站了很久。
梁天没有开口说话,连劝都没有劝一句。
他之所以会第一时间过去,并不是想要说什么、做什么。
更多的是因为戢志东一直都说他是福星。
他就想这么无声地陪着。
他怕这个带自己走上航天之路的人,就这么倒下。
梁天还是小看了自己的领路人,更小看了航天人的韧性。
一夜白头过后,戢志东直接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寻找2。15事故的原因。
多方专家和独立调查团队在深入调查之后得出了结论——2。15事故,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金-铝焊接点失效造成的。
因为这个点没有焊接好,阻碍了随动框架伺服回路电流的输出,导致控制整个火箭的惯性平台失效。
电压输出模块的问题,引发火箭按错误的信号进行姿态矫正。
一个焊点,一次大坠毁,给整个中国航天,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2。15事故之后,戢志东的身体,每况愈下。
极度的自责,加上原本的一身旧伤,全靠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撑着。
戢志东没有再担任发射任务的地面总指挥,在调查2。15事故的半年时间里,他提出整整44项共256条严厉乃至苛刻的整改措施。
航天是庞大而又精细的工业,需要确保的是每一个人力范围之内的细节,都万无一失。
这256条整改措施,涵盖了从火箭设计的总工程师到仓库保管员。
大到整个火箭,小到一根电线、一颗螺丝钉,全都明确责任到人。
科学试验是允许失败的。
太空探索更是如此。
但允许失败,不等于允许重复犯错。
为失败付出了代价,就得从这个代价里面学会怎么避免再一次失败。
戢志东对待错误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梁天。
时隔452天,1997年5月12日0时17分,已经成为【失败】代名词的长征系列火箭,又一次矗立在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这个时候肯定是没有国外的公司,愿意给中国航天人机会,打的也就是一颗国产的卫星。
出征的火箭是【长征三号甲】,这是一款在首秀就取得了成功的火箭。
携带的是中国新一代通讯卫星——【东方红三号】。
这是【长三甲】和【东方红三号】的第二次搭档。
第一次搭档发生在两年半之前,1994年11月30日,火箭的发射是顺利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第一颗【东方红三号】出现了燃料泄漏故障,实施三次变轨,在成功到达了地球同步轨道的同时,也耗尽了燃料,没能定点成功。
1997年5月12日0时41分,经过短暂而又漫长的24分钟等待,【长三甲】将第二颗【东方红三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当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的消息传来,航天人自发起立,一边默默流泪,一边使劲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