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熙认真想了又想,觉得以濮安懿王的个性,真不一定坐的住。
接下来,他每天闲来没事就往官家跟前凑。
今日,他得了什么好吃的给官家送一份去。
明日,他看书时遇上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跑去请教官家一二。
后日,他看到集市上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也给官家买了一份。
……
官家是个好脾气的,虽觉得赵允熙进宫的次数过于频繁,但也不过委婉提点一二。
可架不住赵允熙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官家自不会板着脸不准这侄儿进宫。
日子就这样一日日过着。
濮安懿王的心呐,那叫七上八下的。
苏辙每日的生活依旧是三点一线,府衙,家中,杏花楼。
好在没几个月,苏轼就在信中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自己升官啦!
苏辙从他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出他的高兴,从前的苏轼是签判,如今因他到凤翔府几年,对凤翔府的情况很是了解,赵、希亮几次上书朝廷,奏请将他擢升为通判。
很快朝廷的文书就下来了。
虽说通判与签判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与性质却是大不一样。
通判也是从六品的官儿,与知州共同管理地方上的事务,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等事务,还能监督和向朝廷举荐本州官员,如果知州不规矩,还能奏明朝廷。
苏辙见他连升几级,也是高兴得很,信中话里话外的意思皆是要他不必妄自菲薄,虽说他之所以能几级连跳与凤翔府无人可用有关系,但更是与他的才能密不可分。
最后,苏辙更是老生常谈,劝他多收敛收敛自己的性子,说话做事之前多为妻儿想一想。
一时间。
苏辙与苏轼这兄弟两人在汴京可谓名声大噪。
就连存心打压苏辙的濮安懿王都觉得自己是不是错了。
巨鹿郡公即便远在外地,却不止一次写信回来与濮安懿王说,要濮安懿王多拉拢拉拢苏辙,更说苏辙父子三人不容小觑,劝濮安懿王莫要为了灵寿县主闹得满盘皆输。
濮安懿王仔细一想,正是这个理儿。
谁知他刚派人去打听打听苏辙的喜好,就听说了一个噩耗——苏辙已与赵允熙等人为伍。
得,这下也不必拉拢了。
拉拢也是白拉拢。
身边的门客则与濮安懿王出起主意来:“……虽说苏辙父子三人风头正盛,可苏洵只有个空名头而已,在朝中无官无职,至于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不过皆是从六品的小官儿,即便金鳞并非池中物,却并未壮大,王爷不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濮安懿王点了点头。
那门客又道:“苏辙我是听人说过的,沉稳狡黠,又得许多大臣看重,只怕不好下手。”
“王爷不如先从苏轼下手,从易及难,逐个击破。”
说着,他更是出起主意来。
濮安懿王欣然答应。
一个月后。
苏辙休沐时是心思不定坐在书桌前。
史宛端着切好的瓜果走进来时,瞧见他微微愣神,直道:“你这是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样子?”
“你怎么来了?”苏辙笑看着她,道:“你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
史宛将瓜果放于桌上,道:“不是我走路没声音,而是你想事情太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