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出于愧疚应下,还重新点了十四随扈,才算皆大欢喜。
那边御銮启程去往塞外,这边兄弟二人就往苏州而来,在路上,这苏州织造府里上至李熙,下至门口看守的小厮的生平信息就已经呈到他们面前。
李熙有一妻三妾,算上屋里伺候、书房里红袖添香的,女人并不少,只是从子嗣上来说目前活着的不多。韩氏只得一女,就是今天回门的李宝华。唯一的儿子李鼎是妾詹氏所生,詹姨娘另有一女李宝柔今年十二岁。
从年岁上说,这并不是他们此行要找的人。
十三爷扒拉一番,就只剩下李熙三女李宝珠、现任姜家家主姜士楧的孙女姜代薇,剩下的就是据说生母是姜代薇某个姑姑后来招婿所生的姜殊兰。姜殊兰从了母姓,就跟着叫李熙伯父,而不是舅舅。
三个人都是康熙四十年所生,生日相近,要说哪个是都有可能。
十三问过四哥,知晓他暂时无意往织造府去,就叫人转了道,去了早先让人了寻了暂时让人下榻的寺庙住下。
另一边,轿子停在织造署衙的侧门口。
殊兰和轻红才从轿中走了出来,就听一道女声急急响起:“四姑娘,可让老奴好一阵等,怎么听说早早进城了,却到这个点才回来。”
说话的人是韩氏的陪嫁丫鬟,后嫁给了郭茂,郭家是李家的家生子,先后伺候过李西泉、李士桢,郭茂夫妇在李熙和韩氏面前都是得意人。
韩氏派了郭嬷嬷出来,待殊兰已是非常重视。
殊兰没在意她这话里语气,她来到这也有几年了,十分明白就算身份是家生子,可只要伺候过府里当家人,有时候这体面,哪怕府里的主子进了也得好声好气地说着话。想想这李
熙在外是五品大员,类比钦差,可说起来也不过是内务府的奴才,尊卑地位十分难说,倒也能理解这态度。
“小庵堂里走水,我受了些惊吓,等进了城,才觉得腹中空虚,没忍住……这才耽误了时间。”殊兰说着就哽咽了起来,声音细细小小跟养在老太太文氏院子里的小猫崽似的。她本就长得玉雪玲珑,肌肤更是娇嫩,才一会儿,眼角就被泪水浸出几道红色的细小红痕。
郭嬷嬷被唬地往后退了一步,须臾后,放缓了语气说道:“小庵堂的事情,府里先前也收到消息了,大人让人去查探,哪知底下人出去采买的时候说是看到姑娘坐在乌篷船上,太太直呼庆幸。本来太太是要亲自出来等的,偏是不巧,大姑娘带着姑爷回来了。”
若只是李宝华,侄女出去打醮差点丢了性命,惊魂未定的情况下,韩氏这个当伯母的只能暂时先舍下女儿,可谁叫黄阿琳也是陪着妻儿来了。侄女是客人,可女婿更是贵客,这一点好歹,殊兰当然是知晓。
偏她年幼,介于懂事不懂事两者之间,又是遭逢大难,心绪难安,鼻头动了动,脑袋就一点点地低了下来。
轻红没忍住,为自家姑娘抱不平:“郭嬷嬷,是不是让人先去请了大夫回来。”没听说姑娘收到惊吓嘛,轻红有些不满。
要知道这李家奇奇怪怪的,对姑娘看似好可又不怎么往人心里去。用轻红的话来说,这点好太过表面。
要是硬说是因为隔房的姑娘才是如此,那不是还有姜四姑娘嘛,虽说也是客客气气的,可以轻红不复杂的脑袋来看,这里头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轻红这一出声,她怀中的油纸包就落在别人的眼里,若有若无的香气似在验证四姑娘说的话。
郭嬷嬷沉吟道:“这……也好。”其实她也是摸不清老爷的想法,私底下也不是没有问过自家男人,他却是缄口不言,避讳得很。这反而使郭嬷嬷对上姜殊兰的时候,不敢真的做出轻慢的事情。
侧门后面另有一抬软轿放着,郭嬷嬷先让人把殊兰送回汀兰院,这才回正德堂找韩氏复命。
殊兰带着轻红上了软轿,后者立刻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取出一只小瓷瓶,旋出盖子
,用小指头刮了小半个指甲盖大的膏体细细抹到殊兰脸上。
眼角是丝丝凉意,鼻尖还能闻到兰香。
殊兰若有所思地看向轻红手中的小瓷瓶。
轻红见状忙递了过来。
殊兰没伸手,除了这药膏,瓶子怕是早就被人换过,就是砸碎了,底朝天的翻看大约也看不出什么。倒是药膏是真的好,李宝珠和姜代薇都不曾有,听说是老太太给的,整个府里只有殊兰和老太太的心尖尖李鼎才有。
类似这样的殊遇还不少,哪怕姜殊兰一年里头有小半年被打发去小庵堂里打醮,可任谁也说不出李府待姜家的四姑娘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