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子妃的身子越来越沉,近些日子便是产期。
两位郡主这儿当然便是教养嬷嬷和女先生多费心照顾好。
“嬷嬷。”待两个女儿离开后,挛堤明珠唤了心腹赵嬷嬷。
“去传了产婆和医女,一切安章程行事。我要生了。”
挛堤明珠这儿不缺侍候的。至于生产一应事宜,早不是头回当娘的挛堤明珠太清楚流程如何。
此时的挛堤明珠一吩咐,赵嬷嬷便是心头有数。
于是太子妃被搀扶进了早备好的产房。甭管是医女、产婆、新生儿的奶嬷嬷和请脉的太医等等。
一杆子应该安排的人手,早有章程。
此时的东宫不会乱了章程,全有规矩行事。
进了产房的太子妃挛堤明珠还算镇静。她的心神平静。
可心思里,挛堤明珠还是暗暗的祈求了列祖列宗。
挛堤明珠的心里压力颇大的。
东宫需要继承人。
挛堤明珠连生三胎,再不生下了皇孙给东宫一个继承人。
哪怕太子赵绥一直顶着压力。
挛堤明珠也真不想枕边人的压力太大。毕竟,从长乐元年开始。
那些御史们,那些朝臣们,可一直在吹了风声。
东宫应该选秀女的。
只是东宫的太子不允罢了。
因为太子赵绥的想法太简单,他就有了嫡长子。
或者说长乐帝龙体安泰,太子、晋王又是亲兄弟。
天家和睦,不需要改变什么。
天家的和睦,这才是太子看重的。传承有序。
那当然是嫡长子很重要,太子是凭着嫡长子妥妥的继承储君之位。
那么,东宫想要嫡长子没错。
可朝臣们的压力给出来了,风声传得很大的。
挛堤明珠的压力也很大。
等着产婆到来,医女进了产房时。挛堤明珠还在殿内慢慢的走着步子。
这是在适应了将要生产的情况。
产婆瞧过情况后,也是一切的建议,便是再等一等。
关于生孩子的痛楚,哪一个当娘的都免不了。
当然,可能因人而异。
有人生孩子会轻松一点点。可各多的人还是要吃了生孩子的那一份苦。
可这一份苦,在见到了新生儿时,见着新生命的诞生时。
那等喜悦,或者着各人有之,各有不同。
“太子妃娘娘,到时候了,您请调整呼吸。”
产婆侍候着,给太子妃调整了生产时的节奏。
“您的胎位正,万万会平安。”
产婆的话,挛堤明珠是相信的。或者说她是巴不得平平安安。
东宫太子妃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