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宁国公府得了重礼,也是拉拢的一环。
毕竟,真在孔氏一族的倒台里吃一嘴。将来,那里面的文章可有说道。
总之,在孔氏一族的倒台里,一旦拿了好处。
那么,没人会想让孔氏一族东山再起。
因为利益拿了,再吐出去?一般人是办不到的。
赵济世能办到,那是他还有更大的奢望。若不然,赵济世也不是什么舍自己,为旁人的大圣人。
这一厢,宁国公夫人夸一回新唐侯夫人。
那一厢,归府后,万珍珠便是去了亲娘的院子坐一坐。
在万珍珠的心中,这些日子忙碌着去各府送礼。
走女眷与夫人路线,那是各处陪了笑脸,送了好处。当了散财女神。
问万珍珠什么心情?
心情还不错。毕竟这是借花献佛。只是油水过一手。
对此,万珍珠早有心里准备的。
钱财,她爱之。可若是能报仇的话,踩了仇人,让对方十辈子都爬不起来的话。
万珍珠不介意在钱财上损失的大一点。
反正钱财嘛,财来财去,总归会挣回来的。
可仇人一日不踩下去,万珍珠一日不心安。
“瞧你今个回来,气色不错。心情挺好。”牛二囡瞧着闺女言笑晏晏的模样,她打趣一回。
“来娘这里吃一盏茶,我们娘儿俩说说话,我心里高兴。”万珍珠吃吃茶,跟亲娘嘀咕一番燕京都的趣事。
这时候是岁月静好,她当然欢喜的很。
“娘。”
安康这会儿也凑上来,凑亲娘跟前。
“你瞧,我写的大字。”安康巴巴的递上自己写的字。
小孩儿就一样想法,想得了亲娘的夸赞。
“唉呀,瞧瞧,我家大孙安康这一张大字写的真好。”牛二囡在旁边瞅一眼,赶紧夸一回好大孙儿。
万珍珠拿过好大儿的大字,她也仔细的瞧一回。
大字,真的大大的字。个个是顶顶的大。
一张大字,不过几字。
要说多好?真不至于。可小孩儿年岁小,今年秋,便是满四周岁的生辰。
在这等年纪,写了大字,写的清楚。在万珍珠眼中,确实不错了。
“好。”万珍珠夸一回。
夸罢,还是摸一摸好大儿的头。她笑道:“等你爹回来,可得让你爹夸一夸。我家安康,也是识字的儿郎了。”
“娘,我不止识字。”安康挺一挺小胸膛。小孩儿可骄傲的模样。
“我会算数。”安康眨巴眨巴大眼睛,还是一幅亲娘考一考的模样。
“对,安康会算数。今个,娘就考一考安康。”
万珍珠这会儿乐得考一考孩子。
“一加二,等于几?”万珍珠跟小孩儿问道。
安康一个不满四岁的宝宝,他一听亲娘问话。
这不,扳指头数一数,大声回道:“一加二等于三。”
“三加三,等于几?”万珍珠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