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这会儿万珍珠就是立一立人设。
“妹妹的钱,瞧着要使唤在我身上。让我拿着妹妹的贴己奔了前程。妹妹人好,我都知道,我占大便宜。”赵济世望着万珍珠,瞧着万妹妹的做派,没觉得矫揉造作。
赵济世反而瞧着这般的万妹妹可人可爱。
又或者说,这便是各花入各眼。中了眼缘,瞧对方哪,哪都好着。
洪福十七年,春,赵济世离开镐京都。
没急着回燕京都,赵济世回了一趟北镇。他回北镇,只为拉了自己的班底。
北镇十三子,赵济世与十二个结义兄弟的名头。
在当年也是响当当。
当然,哪怕这些年赵济世不回北镇,他在父老乡亲们的眼中,也一样是好汉子。
毕竟谁家有这样的结义大哥,好吃好喝,不止养兄弟,还养兄弟家人。
虽然这一位好大哥的规矩多一点,可这等有荣光一起分享的好大哥。
谁遇上了,谁都高兴。
真是谁敢炸刺,莫说兄弟要骂,就是亲人与父老乡亲们也得骂了白眼儿狼。
在北镇,赵济世的名头好,可谓一呼百应。
说是从者如云,一点也不夸张。
主要是前面的人设立得好,赵济世做大哥,人人都放心。
这不,一归北镇,赵济世瞧见的全是“亲人”呐。
大家伙把他当亲人,当兄长看。
人人都想跟着赵济世这一位好兄长奔前程。风里来,雨里去。
吃苦?
没人怕这二字,就怕着没机会去奔了前程。
北镇的庄园有多大?赵济世听二弟马义讲过。
可那会儿只听过,心里能畅想。毕竟混了大皇子跟前当差,富贵窝的荣华,赵济世就是没享受着,还是亲眼瞧见过。
一奔小半天,还在自己的土地上。那土地得多广?
赵济世心头有数儿。
可真的回了北镇,赵济世瞧着自己名下土地的辽阔时,他也感慨不已。
都说北镇穷酸,北镇的土地比着燕京都,那真不值钱。
当然这不值钱是相对的,真是让北镇的父老乡亲们自己置业,那也难得很。
只能说站的位置不同,瞧着的风景也不同。
“大哥。”
“大哥。”
“……”一声一声的大哥唤了赵济世。瞧着自己的结义兄弟们,赵济世很高兴。
一归北镇,先拜访长辈们,赵济世送了礼。还探望每一个小辈,又赠了长辈礼。
尔后,赵济世拉着兄弟们吃酒。
没什么是吃酒解决不了问题的。自家兄弟也罢,北镇的豪强也罢。
赵济世都是谈得开,谈得来。
谁让赵济世归来的用意简单,他就想拉着大家伙一起奔前程。
奔谁的前程?当然是投靠了大皇子李明弘。
要搏,就搏一场
大富贵。从龙之功,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