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该死、该死!这帮混账!继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之后,又一次向西方屈服?!我绝不会放过你们,尤其是斯大林那个混蛋!”
与此同时,失势如同孤鸟无依的托洛茨基,正为下乌金斯克条约愤怒不已。
那些叛徒再次令俄罗斯失去了国土。
他们向西方妥协,葬送了革命。
“这份屈辱,我一定会讨回!一定!”
托洛茨基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着。
但这只是他此时的无能狂怒罢了,
毕竟若想要复仇,想要重返克里姆林宫,他需要成果,需要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革命成果。
而这份成果,只能存在于空想之中。
“彼得里琴科同志!敌军正在逼近!”
“哈哈哈最终,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啊。”
与此同时,喀琅施塔得起义也迎来了终局。
俄国内战刚一落幕,苏维埃政府便不再装模作样地拖延时间,停止了与喀琅施塔得水兵的虚伪谈判。
随后,从西伯利亚一路奔袭至列宁格勒的米哈伊尔·伏龙芝被任命为总指挥,调集军队、契卡警察部队、以及虽未随捷克军团返国、却誓死效忠布尔什维克的拉脱维亚步枪连,对喀琅施塔得起义展开镇压作战。
起义军很快丧失了对列宁格勒的控制,只得退守喀琅施塔得要塞。
然而他们誓死不降,绝不向布尔什维克屈服。
“同志们,革命的终焉已然临近。我们面前只剩下两个选择——在自由下死去,或在屈辱中苟活。”
最终,喀琅施塔得水兵选择了前者。
与其在布尔什维克的独裁下沦为奴隶,不如在自由之名下英勇赴死。
“战斗吧,同志们!直到最后一刻!”
“乌拉!乌拉!乌拉!”
砰!轰隆隆!!
喀琅施塔得要塞上,一百三十五门大炮齐声怒吼,向正沿冰封海面突进的赤军开火。
这是喀琅施塔得起义的最后一战。
“结果,我们就这样什么都没得到,就此撤离了吗。”
“没办法,内战都结束了,我们继续留在这里既无理由,也无正当性。”
另一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名日本军官正为必须一无所获地离开俄国而怅然叹息。
“要是我,就算拼命也会强行介入,赢得成果。”
“就算政府不允许?”
“哼,结果好就行,不是吗?”
他的名字是牟田口廉也。
日后,这个名字将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日本陆军的一个“传奇”。
:()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