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吾皇黛玉第两百四十回
倾国之力江山为聘,日月双悬照彻天下
经过三天的谈判,诸多细节拉锯扯锯一般没有定论,最终以“二帝面晤详谈”为终局。
黛玉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所以才对晴雯紫鹃说,你们奈何不了武英帝,说也说不过,打又不敢打,到头来还得我与他周旋。
为了避免劳民伤财,黛玉不希望婚礼大操大办,谢绝各方的贺礼。而况依茜香走婚之俗,也无需聘礼与嫁妆。与禛钰互换信物便算礼成。
禛钰送出的礼物除了传国玉玺、金镀银的万国舆图,还有他亲手刊刻的黛玉文集。
看着自己从小到大的诗词歌赋乃至文章策论,都被他一一搜罗整理,片言无漏,黛玉感动不已,同时又不禁苦恼起来。
他的礼物不啻于倾国之力,江山为聘。不但无上尊贵稀世无双,还用心至极,自己好像给不出同等分量的礼物。
即便把茜香国皇帝的权杖送过去,也无法比拟。
崇政殿中群臣集思广益,思量了数日,也没想出来送什么好,她们心中最珍贵的,就是吾皇了,好似尘世中一切凡品都配不上她。
黛玉思来想去,请司乐楼的离柳,研制一台织缝一体机,从今往后禛钰贴身穿的衣物,都由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她能送的,只有自己终身相伴的长情。
寻常人成亲都是天刚蒙亮就起床,因茜香距京城太远,即便乘坐飞梭快艇也需一日行程。
黛玉打算将夜时分,就从茜草湾乘快艇出发,在海上行船一晚,次日清晨从直沽港入京,到皇宫恰好就是辰时。
原本没想兴师动众,可紫鹃、晴雯两个服侍黛玉梳洗完后,王廷内外灯花相映,琉璃光转,鱼龙夜舞,伴着细乐声喧,说不尽的富丽堂皇,珠玉乾坤。
黛玉根本不知她们是何时排演出来的阵仗,自己竟一点儿风声都不闻,想必是晴雯、紫鹃的主意,又不好拂了这样精心筹备的美意,便默许了她们载歌载舞,倾情相送。
黛玉身穿晴雯为她绣的真红十二章纹裙袍,坐上了帝辇,在一片银光雪浪中,徐徐告别王廷。
晴雯托着传国玉玺,紫鹃捧着九龙冠和女帝权杖一路随行。因是长途远涉,妆容冠带之饰,还需入京后再另行点缀。
出了王廷,黛玉看到外面也是亮如白昼,所有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乃至街巷合院,家家户户的门檐下,都高悬着红艳的茜香罗,如同火焰一般绵延不绝。
男女老少提灯挎篮,站在帝辇驶经的道路两旁,抛洒鲜花,送别女帝。
“陛下,要常回来看看我们呀!”
“陛下,祝您芝兰千载茂,琴瑟乐百年!”
“陛下,若是武英帝对您不好,我们就把您给抢回来!”
“您永远都是茜香的皇帝,虽要是敢欺负您,就是与我们茜香作对,我们绝不相饶!”
“陛下,你成亲太早了,为何不等我长大呢!”
“陛下,一定要过得幸福呀!”
“陛下,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黛玉挥手感谢百姓们的祝福,望着那一张张或喜或泣的脸孔,她心中一片暖意,觉得自己多了好些维护自己的“娘家人”,感动之下不禁红了眼眶,几次拭泪,濡湿了两张手帕。幸而脸上没有上妆,要不然到了京城,妆面多半会晕染成个大花猫。
浅草湾港口也是香花满地,火树琪花,泊在海港的飞梭快艇,也被装饰一新,变成了金窗玉槛的画舫,里面沉檀飘香,壁龛上供着三尺高的白玉观音,四处鲜花着锦,左右珠帘嵌宝,足下毯铺鱼獭,背后屏展金箔,宛如仙宫绣阁一般。
黛玉不禁感慨道:“这也太奢华过头了,本来成亲也就只是两个人的事,何必这样靡费?”
紫鹃笑道:“我们何尝没有劝过?只是实在推脱不下。这一路上所见的鲜花,是滇南百姓送的,各色珍珠是真真国渔女送的,金缕罽、火浣布是海西国教廷送的。白玉观音是扶桑国送的,黄铜器物和金箔饰物是羌塘番民送的。”
晴雯捧着一套鎏金餐具进来,将奶酪、羊肉松、哈达饼和白蘑摆在桌上,对黛玉说:“这夜宵是草原牧民甄选出来,由鹤童夫妻亲手做好,一路拿温箱暖着,急递过来的。”
黛玉满心感动,吃着漠北风味的佳肴,回想着与北戎族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无限感慨。
吃过饭后,离柳夫妻二人过来陪黛玉打牌消遣,叙些家务私情,海西风土之类的。
飞梭快艇划开碧波雪浪,迎着黎明的曙光到达了直沽港。
黛玉透过快艇的玻璃窗,一眼就看到长身玉立的禛钰,他头戴十二旒冕,一身真红织金十二章纹衮衣,皎洁的明月还依稀在肩头,映衬着年轻的帝王俊美非凡,气势如虹。
快艇泊港,玻璃窗启,一只大手就伸到了黛玉眼前。
被温热的手掌包裹住,令黛玉的心不禁激动起来,含羞带怯地抬眸看了他一眼:“表哥!”
“表妹,我来接你了!”禛钰将她抱上岸,低头与她额头相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