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红楼]吾皇黛玉 > 170180(第1页)

170180(第1页)

第171章吾皇黛玉第一百七十一回

贾夫人梅花开二度,宣隆帝老马失前蹄

林海见颁旨的太监已经踏出了金銮殿,急得撩袍跪地,振声道:“还请陛下三思,切勿轻率冒进,致乘舆播越,宗社沦倾!”

“爱卿勿要危言耸听,朕年轻时也是一员猛将,亦曾手刃贼寇,今次自奋乾刚,势必鞭挞蛮夷,肃清北疆。”宣隆帝哼了一声,站起身来,拂袖离去。

侍立在龙椅身旁的太监,一甩拂尘,高唱:“退朝!”

反对御驾亲征的臣子忙将林海扶起,俱是摇头叹息。

“阁老,算了吧,”吏部尚书拍了拍林海的肩,道:“陛下欲躬御边寇,以武功自雄,要的是为他摇旗呐喊的臣子,不是我等苦口婆心的谏官呐。”

林海望向丹墀之上的龙椅,深吸了一口气,向诸位同僚默然拱手,而后撩袍出殿,大步独行。

走出宣武门,坐进林府的轿子里,来到了炊烟袅袅的前门大街上。

陛下已经下旨,让他驻防金陵旧都,不日就要离开京城了。

林海撩开窗帘,向外瞧了一瞧,就见在路边摊上,大理寺少卿严必显,手挽着骡鞭,端碗喝面汤。

他便让轿夫落轿,走过去坐在了严必显对面,向摊主要了一碗茶,苦涩的滚水咽下喉,幽幽道:“老哥,没太平日子过了。”

严必显搁下碗,一抹嘴道:“良言难劝该死鬼,林老弟还是一心护好半壁江山罢,旁的就不用想了。”

林海伸手渥在茶碗上,摇头道:“只怕事到临头,不尽人意。”

“贤弟虑无不周,早有退路,眼下又何必踌躇?”严必显捋着胡子,摇头晃脑地说:“我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满是喜事。说不准阁老红鸾将动呢。”

听他如此说,林海心中的郁结稍解了些,此时才品出苦茶回甘之味,感慨道:“若果真如此,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翌日,林海便整装出发,辞别严必显等其他同僚,带领一半朝臣,南下金陵,驻守旧都。

宫中自从牛皇后、吴贵妃去了后,暂掌凤印的是年轻的周贵妃。

六年前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生下了七皇子禛锐后,荣升为贵妃,压在她前头的两座大山前后倒台,令她不战而胜。

掌灯十分,宣隆帝趾高气昂地迈着四方步,走进了周贵妃的寝宫。

王君效的方子似乎有了些疗效,可惜也只有在周贵妃这里,宣隆帝才立得起一盏茶的工夫。

于是周贵妃盛宠一时,连带着对七皇子禛锐的眷爱也多了起来。

七皇子禛锐年方五岁,正是稚气可爱,活泼好动的年纪。虽不爱读书,却自有一股警敏聪睿的灵气,五官长得与周贵妃一模一样,让宣隆帝很是喜爱。

宣隆帝在周贵妃母子身上,找回了久违的青春幻觉。

得知陛下降临,周贵妃忙将奁匣暗格中的药丸,融进了甜汤中。

她殷勤地替陛下摘冠解带,亲手为他揉肩捏足。

待奢员太监尝过甜汤后,宣隆帝才拿银匙舀起醪糟汤圆来吃。

一碗甜汤下肚,宣隆帝顿觉浑身舒畅,气血满胀,再睇卸了钗环衣裙轻薄的周贵妃,美得不可方物,作兴起来,将周贵妃抱上了床……

云雨过后,宣隆帝雄心饱胀,酣畅淋漓,完全忽略了事后眩晕的点滴不适感。

他搂着周贵妃在枕上矜夸自己,屡话当年之勇,畅享来日之功。

周贵妃也是惯会掇臀捧屁,百般奉承的人,只把宣隆帝喜得眉飞色舞,大笑起来。

宣隆帝又提到朝堂上那些“迂腐”老臣,如何盲目苦谏,是有多么愚不可及,小看天子。他又是如何奇思妙想三分权力,让臣子与太子互相制衡。

周贵妃咬唇不语,只眨了眨眼,安静如夜埘里的鸡。

说了半天,没听到意料之中的反馈,宣隆帝皱眉道:“爱妃怎么不说话了?”

“陛下,后宫不得议政。”周贵妃略显委屈地低下头。

宣隆帝谈兴正浓,哪里还忌讳什么规矩体统,挑起周贵妃的下巴说:“爱妃只管说你所想,朕赦你无罪。”

周贵妃这才喜上眉梢,往皇帝怀中拱了拱,先是一通溜须拍马,贬谪群臣胆小怕事,说得宣隆帝频频点头,龙腿也跟着抖起来。

顿了一会儿,她又转眸道:“皇上所想之法固然妥贴,但亦有隐患。

太子及冠不娶,与茜香国女王彼此有情,宫中何人不知?

不过囿于茜香国婚俗迥异,而未成眷属罢了。林阁老与太子殿下虽无翁婿名分,确有翁婿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