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
右军总制使郑道传上前一步,怒斥李穑。
“李大人,西北道三万精兵乃是制衡明国所用,
如今明军在边境积压精兵,若是我高丽不派兵守护,万一出了岔子,你担得起吗?”
李穑怒目圆瞪,转头看向郑道传:
“郑大人,去年是你带队去的应天,拜见洪武皇帝,
洪武陛下直言,不干预高丽诸事!
而且,我高丽乃是明国的不征之国,朝贡位列第一!
明国聚集精兵会是对我们朝廷动手?
难道不是提防着有叛乱贼子,行独走之事?”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氛围为之一肃!
中军总制使裴克廉阴恻恻开口:
“李大人,是谁要行独走之事啊?”
李穑脸色猛然一变,双目圆瞪!
郑道传轻笑一声,淡淡道:
“当年明国设立铁岭卫,两国本相安无事,可是辛禑君与崔莹一力要进攻辽东,这是不是独走?
若没有当年之事,辽东又为何会在边境设立精兵?
这难道不是自作自受?”
他上前一步,来到李穑身前,居高临下地讥笑道:
“李大人莫非觉得,明国是善类?
若是西北道空虚,明国一定不会进攻?
别忘了…铁岭卫的争端不过三年,你心中有气,上国心中难道没有?”
“郑大人,你这是在强词夺理,明皇已经直言不会掺和我高丽之事,又怎么会出兵进入西北道!
我看你分明是想要调兵聚集开京,以此让后方空虚,
让你们的家人朋客更肆无忌惮的残害忠良!”
李穑破口大骂,十分不顾体面。
一众大人脸色微变,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等程度,双方就调兵一事几乎已经要撕破脸!
郑道传不再理会李穑,而是看向上首的皇帝王瑶,躬身一拜:
“陛下,当时李大人拥立幼君辛昌,实乃逆贼,恳请陛下诛杀此贼,以净朝堂!”
王瑶脸色一变,看向下首一道道目光,只觉得汗毛倒竖,李穑是他为数不多的支持者,并且德高望重还做过首相,
若是这次被弹劾,他的局面会更加不堪。
抿了抿嘴,王瑶看了看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成桂,沉声道:
“郑爱卿,如今商讨的是女真来袭一事,与辛昌有何关系,
李爱卿,还是说说你的打算吧,怎么迎敌女真军卒。”
李成桂抬起头,扫视一圈,轻哼一声,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