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 第253章 被殉葬的湘贵妃11(第1页)

第253章 被殉葬的湘贵妃11(第1页)

【章李氏,十五岁,未婚夫病亡后三天服药殉节,以烈女入章氏族谱。】【徐周氏,二十岁,夫亡无子,自缢而亡,得本地县衙许建烈女牌坊。】【朱李氏,二十一岁,其夫病重未亡之际,不忍其夫先死,先一步自缢殉节,乡绅多以旌表祭文,赞其贞烈!】这些都是有记载,以及写到书面上的记载内容,至于真实情况是否如此。以及她们是不是自愿的。不好说!即便是自愿的,也很难说没有从小到大的教导,以及长辈的引导,毕竟人的求生欲是一种本能,没有人,乃至于社会的刻意引导,怎么可能去殉节呢。当然了,这些只是记在族谱乡志里的,还有些,记在了衙门罪证档案里。【祁东张王氏,夫死殉节,其亲生父母不信,告官请仵作验尸,经查验其实被人为掐死。捕快衙役介入,最终查实,张王氏因意外撞破婆母与外人的奸情,被其婆母与奸夫联手杀害,伪装成自缢而亡,对外宣称其为夫死而殉节。婆母张刘氏与奸夫齐某斩立决!】【淮洞蒲安氏,夫死殉节,其胞弟安喜为本地捕快,不信,私下多番窃听大闹,疑其姐为夫家逼死,告官,然罪证不全,叛污告之罪,杖五十流放。】就犹如发现一只蟑螂,家里可能已经有一窝蟑螂一般,衙门有一份卷宗存在,那么类似的情况,至少有十起百起以上,只是不一定都有人为其做主,得以立案,更别说结案,总结成卷宗了。这些情况,主要集中在中下阶层。不是全天下百姓的中下阶层。而是士绅的中下阶层。那些上层勋贵官员,宗室成员,除非闺女嫁入皇室,不得不殉葬,实在没办法。剩余的,不论是高嫁还是低嫁。基本都不会搞殉节这一套。开玩笑,他们嫁出去的女儿基本都是正室,或者当家主母,丈夫死了,女儿以当家主母的身份,掌管对方家族资产,怎么都能给家族带来些好处帮助。彼此间联姻重要的也不是对方男人死了没死,而是彼此家族力量的联合。真都死了,彼此还有啥纽带可言?逼死的话,甚至能成仇家好吧!至于底层的普通百姓,娶个老婆多不容易啊,怎么可能因为男人死了,就让自家儿媳殉节而死,无论是让她嫁给自家还没结婚的儿子,还是把她卖了。都不可能让她搞殉节那一套。所以搞这一套的,主要都是些有钱又不是特别有钱,家族没什么名声,但特别希望有点好名声的商户,又或者一些追求名声的寒门子弟,破落家族啥。更直白点,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为了贞洁牌坊。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有这么个东西在,整个家族的名声会稍微好听一些,甚至家族的女儿,也更容易高嫁。但要是搞出些失节失贞丑闻。反噬也更严重!所以,越是已经有了贞节牌坊的家族,对出嫁女和嫁进来的那些儿媳,看管的越严,宁愿想方设法把她们弄死。也绝不许她们改嫁,或败坏名声!形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格局。“还是得管管啊!凭什么女的就得殉节啊,那些个死老婆的,也没看有几个男的自缢追随。贞洁牌坊!烈女牌坊!要是朝廷推出烈男牌坊,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资格得,估计别说推出了,提议的都能被百官一人一口唾沫淹死!”没得说,有的事就是越看越生气。有能力还好,可以尝试改变,没能力最后也只能将这股闷气咽下,然后慢慢的学会忍耐,学会习以为常并忽略。白圣显然觉得自己属于有能力的。皇室殉葬的毒瘤要去。民间殉节的毒瘤也要除。不过在通过自己儿子泰康帝颁布旨意,禁止此事,并且要求朝廷和衙门再也不得颁布贞节牌坊,烈女牌坊之前。白圣还是想要先去肆意报复一回。发泄一下内心怒火,要是什么都不干,总觉得心里愤恨难平,道心不稳。为此,白圣特地暂停了那些纳米机器人继续深入搜寻全国各类信息,而是临时下达指令,让它们专门收集与殉节烈女有关的信息,必要时甚至允许它们侵入一些人大脑,并读取他们的记忆。以确保信息收集的全面和准确。很多文明发展到最后,其实讲究的就是一个殊途同归,修行文明有办法获取别人的记忆,比如搜魂等操作,科技文明自然也有办法,直接捕获虚弱灵魂读取记忆,对科技文明而言可能有些困难,至少说需要的文明层次相对较高。但从活人的大脑中提取记忆。难度无疑降低了好几个级别。人类记忆这种东西,既存在于灵魂当中,也存在于肉体当中。活着的时候是灵魂与大脑共享记忆,死了之后,普通灵魂的记忆很容易就消散了,只会保留一些执念和重要记忆,而大脑内记忆只要大脑保存良好,基本能完美保留。,!有些自己可能都忘了的记忆。也能从大脑当中读取出来,人死后都这样了,活着的情况下记忆自然更好读取,而且人在清醒的情况下会欺骗别人,但脑子里的记忆不会。当人的意念足够强的时候,是能催眠自己,让自己将虚假记忆当成真实记忆的,同时人的利己性,也会美化对自己不利的一些记忆,同一事件的对立方诉说绝对不同,但不一定是他们说谎。而是在他们的记忆中,在他们的认知当中,他们的经历,就是那个样子。利用纳米机器人直接读取他们大脑当中的记忆,就不会有这些困扰,但大脑里也存在虚假记忆,但虚假记忆和真实记忆在大脑里的信息波是不一样的。纳米机器人可以瞬间分辨出来。只读取真实记忆。自然便能保证信息的绝对真实。白圣之所以启动纳米机器人的这个功能,主要就是她觉得,很多族谱和乡志,乃至于卷宗都不一定绝对真实,大方向,大事件可能没问题,但一些小事件,包括烈女记载之类,就很难说了。指不定背后隐藏着些什么信息。或者隐藏着真正的凶手。白圣虽然想做些什么,但并不想滥杀无辜,所以自然得保证信息真实性。……在白圣收集信息的同时,泰康帝只做了两件事,便顺利打消了以杨首辅为首的文官集团疑虑,让他们觉得湘贵妃阴魂已经死了,魂飞魄散的那种死了。一是弄了个棺椁,同样规格的皇后级棺椁,摆放到了明宣帝棺椁的边上。同时立上孝湘显皇后的牌位。属于原来湘贵妃的追封。二就是,偷调了些和尚道士,进宫处理张废后和废太子的尸体,对外宣称张废后和废太子,皆伤重,不治身亡。先前因为事情太多有点忙,再加上白圣还经常以阴魂出没,所以就连泰康帝都忽略了他母后已死的事,再加上尸体还又没了,所以一直没给她办丧礼。更没给她准备棺椁和牌位之类。毕竟谁能总记得,天天晚上都能在梦里见面交流的人,已经死了的事,要是有尸体在的话,估计能想起来,可是尸体都没了,一时间想不起来也正常。泰康帝没想起来。其他人也不敢提醒啊。同样因为这件事,杨首辅那边才始终坚持怀疑湘贵妃没死,是幕后黑手。此时泰康帝将这些遗漏环节补上。自然能极大消除文官集团疑虑。偷偷调动和尚道士,进宫处理张废后和废太子的尸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杨首辅的人觉得,是他们的计谋起了效果,毕竟如果张废后和废太子,没能化作阴魂怨鬼,与湘贵妃的阴魂同归于尽的话,也没必要请和尚道士来处理。这么两件事做完之后。文官集团就暂且消停了。泰康帝则是在他父皇明宣帝每天晚上的指导中,迅速成长进步着,现在他刚登基,同时国孝还没结束,不太好大肆提拔人手,但可以先给人画大饼啊!他一国皇帝的许诺还是很值钱的。大臣也不怕他画的饼实现不了。所以没过多久,他就凭借从他父皇那边学来的画饼技术,成功笼络了一大批中层官员,以及一大批与他有血脉关系,亲戚关系的勋贵宗室,比如郭家。为什么外戚多年来一直被提防。却又一直受重用?就是因为相比较于彼此毫无关系的大臣,有着紧密亲戚关系的外戚,在没有足够多亲信可用的情况下,确实更值得信任。毕竟大臣相当于雇佣员工,谁当老板对他们而言区别不大,换个老板或公司,除非是上一个老板的亲信,否则一般没什么影响,还是该干啥干啥。但外戚就不一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夺嫡之争的时候,哪个皇子夺嫡失败,他背后娘舅家能全身而退啊,没有的,就算不被灭族,也绝对势力大损。夺嫡成功,登基,他们也得牢牢把着皇帝,才能获取更多好处和利益啊。外戚最大的麻烦,仅仅只是在于他们总是不断想把自家闺女送进皇宫,维持外戚地位,想要以后每一代皇帝的母亲,都能出自他们家,真正与国同休。但这些嫌麻烦,至少得十几二十年后才会出现,或者说才会变大,到时候皇帝自身势力都足够强大,也有足够的威严了,闹的太大,将外戚除掉就是。历朝历代,这种事不要太多。相比较于被卸磨杀驴的功臣。被卸磨杀驴的外戚一点都不少!年幼实力不够时,需要倚仗外戚帮助掌握实权,等有了权力,再把外戚除掉,整个汉朝几乎都在这么循环着,直到最后末年循环崩了,开始倚仗宦官。泰康帝此时虽然不一定存在卸磨杀驴的想法,但反正通过提拔娘舅家,逐渐掌握实权,并培养自己的人手之类。绝对属于他的初步计划。而且整体计划执行的也很不错。,!接下来就等国孝结束,开始初步布局,以及等到明年改元之后,正式大刀阔斧操作,没办法,这时候的规矩就是如此,甚至他这么做,都还有点急了。有可能被百官诟病。毕竟父死,三年不改其政,才是那些儒家官员觉得,一个明君该做的事。所以说泰康帝就是在偷偷努力着。正等着明年一鸣惊人呢。……又半个月后,那几十万纳米机器人才将白圣指定方向的信息,全部收集汇总过来,并按白圣要求进行梳理分类。紧接着就是白圣利用精神力迅速阅读,一扫而过,粗略了解的那种阅读。并且越读,情绪波动越大。触目惊心,累累白骨,怨气冲天!难怪这天下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女鬼传说,却很难听到什么男鬼故事,撑死了做个僵尸。原因大抵就如同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还知道你有多冤枉一般。害死别人的人,也比死者更清楚。死者有多怨,多恨,多绝望。心理承受能力不够的,大抵会从此噩梦缠身,恐怖故事也因此衍生传播。烈女中至少有一半非正常死亡。非自愿自缢或者用其他方式殉节。某地某个商户,知道自家儿子重病即将死亡,所以特地花钱从农户家买了个女孩嫁给自己儿子,买的时候还特地多给了些银子,标注好此后生死无关。等儿子一死就安排儿媳殉节,然后对外宣传宣传,自家便多了一个节妇。甚至女儿死了的农户家也很开心。不但得了笔钱,女儿还成了烈女。家里其他女儿都好相看了些。可以说,除了被半夜吊死,被殉节成为烈女的女子外,其他人都有好处。所谓吃人,不外如是!某个地方士绅,儿子死后便将儿媳锁在高墙内,三十年不让她出门,死后连棺材都不让男人碰,女子抬棺,成功替他家赚来一块贞洁牌坊,替他家孙子博得一个节妇之子的身份和各种称赞。女子娘家也因此得到不少美誉。许多人上门求娶他们家其他女儿。当然,对外统一说一切都是儿媳自愿,但实际前几年他家儿媳并不自愿。直到几年后,精神出现问题。经常恍惚呆愣愣的,才变得自愿。一人独居高墙内,除了有人通过一个小洞送一日三餐,衣物布料,药物用具,以及偶尔见见亲儿子外,再接触不到任何人,这日子可比坐牢都要痛苦。精神出问题,岂不是很正常。若不是还能见见儿子,可能就不是精神出问题的正常活着,而是早死了。最可怕的是,这件事她公公婆婆知道,就是她公公婆婆干的,她父母也知道,但是没有救她,她那个亲生儿子成年科举后,也清楚,可依旧没做什么。毕竟一个节妇之子的身份,总归比什么身份都没有,更加有利于他科举。只能让他母亲再苦苦了。类似情况,太多太多,运气好的能孤独终老,成为节妇,运气不好的,那就是在丈夫死后立刻死亡,变成烈女。甚至还有比丈夫先走一步的烈女。一个个鲜活女子,就这么被人为埋藏,化作养分,滋养着所谓的至亲们。可悲、可叹、可笑……:()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